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穿成败家女?我拒绝摆烂带飞全家 > 第79章 二八分成

第79章 二八分成

筐寻常石头。“此物,木梗用最寻常的边角料就成,削细便是。这盒板,用点不值钱的薄木片子粘合。费事的不过是箭头这些用料……”

她微微顿了一下,像是在掂量要不要透底,最终还是吐出两个字,“硫磺为主,再混些旁的稀罕粉末。?微:¢趣o<§小\说aa网§> ?1|更;新μ$?最?¥快@”

她轻轻一哂,“难在配方调和,火候时机。只要这关过了,耗材成本——不值一提。”

不值一提,这四个字像重锤砸在邓茂仁心尖上。

他浑浊的老眼瞬间爆射出精光,脑子里噼里啪啦打得飞快:边角木料,几乎白捡。薄木片盒子,糊糊匠就成。硫磺?寻常矿里就有,量大价贱!剩下的那点“稀罕粉末”……

“县主!”邓茂仁几乎是下意识地挺直了佝偻的背,脱口而出,“草民斗胆!若将此物委于小老儿经办,刨去木料开剥、硫磺采买、人工削磨粘合、再算上运脚,这般细细算来,一大箱子散装火柴梗配齐红药,再分装入这等小盒。顶破天,一盒净成本,绝超不过四文钱!”

他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沈嘉岁,想从那张平静得过分的脸上捕捉一丝肯定或否定。

沈嘉岁神色不变,只端起案上微凉的茶盏,轻轻吹了吹水面:“邓老先生不愧是商行耆宿,眼力毒得很。”

这话,等于默认了他估算的八九不离十。

成了!四文钱的根子!这“火柴”,就是座挖不尽的金山。

他猛地往前挪了半步,急切的情绪如同煮沸的水,再也按捺不住。

“县主明鉴!既知根底花费,便要说这销路与定价!按商道常情——一盒成本四文,若要贩售,价若太贱,譬如定个五文六文……”

他用力摇头,甩出几点激动下的唾沫星子:“——那简直毫无嚼头!图什么?白折腾伙计?不够填塞牙缝的利,长久不了!若索价太高呢?定它十五文、二十文?那些个庄户人家,捏着几个铜板过日子,点个灶火点个灯都觉得割肉,如何肯舍这般高价买它?火石再麻烦,那也是祖祖辈辈将就用的便宜货。高价便是死路,东西再好也铺不进千家万户!”

他猛地击了一下掌,发出清脆的响声,“草民愚见——定价当在十文上下最佳!比寻常火石高些,彰显此物神异便捷;又没高到离谱,咬咬牙,寻常百姓十日半月也舍得买它一盒。买了一次,尝到这立等可取的好处,那破火石就再难入眼。此为长久之计,走量摊开,那才是真正泼天的富贵等着!”

他一口气说完,脸颊因激动涨得通红。

沈嘉岁放下茶盏,目光落在邓茂仁那混合着极度兴奋和一丝忐忑的脸上。

她似乎在掂量他话里每个字的分量。帐内落针可闻,邓茂仁屏住了呼吸,只觉自己的心跳像擂鼓。

“八文到十二文……”她指尖在案几上轻轻点了三下,叩击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最终,她唇角似是极淡地勾了一下,“就按你说的,取其中数——定价十文。”

语毕,再无声响。

成了!

邓老爷子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喜悦几乎要冲破头顶。

十文钱一盒,成本四文,卖十文,一盒净赚六文。

新昌多少户人家?一日要点几次火?还有酒楼茶肆、工坊货栈……那会是何等滚雪球般的数目。

然而,沈嘉岁下一句话如同兜头一盆冰水:

“分成么,县府出此物根本所在,自然是大头。”她声音平平淡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刀锋,慢悠悠地划下来,“二、八,我取八,邓家,二成。”

邓茂仁脸上的喜悦瞬间凝固。

他邓家只有两成?

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猛地攥紧了。

他邓家出铺面、出人手、出运力、出所有行销的关窍辛劳,最终只拿两成?这简直是明晃晃的割肉放血!

可他终究是把到了嘴边的腥气硬生生吞了回去。

两成?他脑子飞速地重新开始噼啪作响。一盒十文,成本四文,毛利六文。六文里县府抽走八成是四文八钱。他邓家得两成,是一文二钱。一盒只赚一文二钱?

不!等等!刚才脑子被怒火烧得有点糊。

县府拿的八成,是毛利六文的八成,也就是四文八钱!可这四文八钱里,县府已经把成本扣除了吗?是卖十文钱里县府直接抽走八文,还是拿走了毛利八成?

念头如同电光石火。

沈嘉岁要二八分,分的是什么?是毛利?还是纯利?她没提,但按这霸道脾性,极可能是按卖价十文钱来抽!

十文抽八成,那就是八文!落他邓家手里只有两文!还要再刨掉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