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下了《为徐宣议陈矫令》,内容为:
自从国家发生祸乱以来,社会风气败坏,诽谤的言论,难以用来评判人们的好坏。建安五年以前发生的此类事情,一切不再追究论处。今后如用断限以前的事情来诽谤别人的,就用他加给别人的罪,加在他自己身上。
徐宣和陈矫都是曹操的司空掾属,二人相处向来不睦,常闹矛盾。陈矫原来姓刘,后改姓陈,而其妻子是本族之女刘氏。徐宣常常在大庭广众之下肆意污辱、诋毁陈矫。曹操认为,这是对陈矫的人身攻击,既有损二人形象,不利于官僚内部之间的团结。为了制止这种恶意诋毁的风气蔓延,曹操就及时下了这道命令。这对遏制肆意人身攻击、毁谤言论的泛滥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
曹操对无中生有、颠倒黑白、居心不良的匿名诽谤者,更是深恶痛绝。曹军占领冀州后,有一次,曹操在邺城发现有人写匿名信恶意诽谤他人,非常气愤,下定决心查个水落石出。他让魏郡(治邺城)太守国渊查办此事。
国渊仔细研究匿名信,发现其中很多处引用了张衡名篇《二京赋》的内容。他便选拔了一些少年去拜师求学,并放出话说,专门访求能读《二京赋》的人为师。当访得能读《二京赋》的人之后,就把选来的学生送到他那里就学。然后,府吏设计得到老师的亲笔书信,比较诽谤书和老师书信的字体,发现二者出自一人之手。国渊立刻下令拘押此人,连夜审问。最后,终于完全弄清楚了他作案的动机,很好地完成了打击诽谤的任务。事过不久,曹操擢升国渊为太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