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王即刘继元,本姓薛,即王位后称薛王。北汉主刘继元虽然投降了,但老百姓仍然坚持抗战,让北宋军队大吃苦头。
“汾流决入大夏门”与“争教一炬成焦土”的水淹与火烧,最直接的后果是“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大夏门是晋阳城北门之一,太原古称大夏,所以有此称谓。
至于宋太宗为何要不遗余力地毁掉晋阳,还有更深层的原因,“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没”、“南人鬼巫好礻 几 祥,万夫畚锸开连岗。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这些诗句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十八日,宋军历经苦战终于拿下北汉都城晋阳,宋太宗本应该欢欣鼓舞,但是却忧心忡忡,因为有人向他进言,太原是龙城,北面的系舟山是龙角,西面的龙山、天龙山是龙身、龙尾,太原城正处蟠龙的腹心,不可不防。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时,太原称作晋阳,作了赵国的都城。后来东魏的高欢、隋代的杨广、五代时后唐的李存勖、后晋的石敬瑭、北汉的刘知远,都雄据晋阳而坐上龙椅。特别是对于李唐王朝来说,晋阳更是他们起兵成事的地方,“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凭借的就是晋阳之地士马精强、宫监之中府库盈积的有利局势,不到半年就沿着汾河、渭河西进,攻入长安,奠定了唐王朝四百年的基业,所以唐太宗才称晋阳为“王业所基,国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