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 > 第41章完结

第41章完结

正始年:等价交易

樊城解围令司马懿的声势空前高涨,他决定趁热打铁,把碍眼的夏侯儒从荆州连根铲除。.微¨趣-暁·税, ¨嶵¢辛.漳,劫.更_鑫·快+几天后,铺天盖地的谴责纷纷指向夏侯儒。夏侯儒是无论如何都没法坐镇荆州了,很快就被调回朝廷做了闲职。

那么继夏侯儒之后,荆、豫二州都督由谁来担任?司马懿不失时机地提拔了一位重要的政治盟友——王昶(chǎng)。

这并不是司马懿第一次帮王昶的仕途铺路。早在五年前,曹叡下过一封《求贤令》,那时司马懿就举荐过王昶。司马懿与王昶的交情可以追溯到曹丕还是世子的时代,二人都当过曹丕的幕僚,关系处得相当不错。如今,司马懿凭借救援樊城的功勋,掌握了优先话语权,顺利让王昶当上荆豫都督。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从此,魏国三个重要军区之一被司马懿的亲信掌控了。

王昶上任后干劲十足,他一改前任龟缩在荆州北部的传统,将驻军地点南迁以离前线更近,同时加紧厉兵秣马,几年下来成绩斐然。补充一句,扬州都督王淩和荆豫都督王昶乃是同族兄弟,都属于太原王氏。一个家族控制了魏国半壁江山,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秒!彰?踕/暁!税\枉^ ·无,错?内*容.然而世事难料,很多年后,这两兄弟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两条路……

从夏侯儒倒台到王昶上任,这难道是司马懿预谋好的吗?很难讲,或许一切都只是顺势而为吧。

原先,曹爽把司马懿抬到太傅位子上,是想把他像钟繇那样高高地供起来养老,可没料到司马懿的进取心谁也挡不住。对于曹爽来说,司马家族的势力就像魏国内部一个恶性肿瘤,悄无声息地吞噬着曹氏势力。曹爽愈发不安,隐约察觉到了危险的苗头。

“这么下去可不是个办法……”洛阳令李胜向曹爽提议,“大将军也得建立军功,否则很难打破这局面。”

这位李胜,正是当年“太和浮华案”中遭到罢免的“四聪八达”之一,正始年间,他经曹爽提拔才得以重返政坛。

建军功说起来简单,真做起来却困难重重。曹爽没打过仗,在军界一点根基没有,可是,他要用兵就必须得跟地方军事统帅配合。¨6_腰,墈¨书^旺, ¢追?罪¢芯\彰,洁_曹爽把魏国三大主战区的统帅逐个捋了一遍。

东战区,扬州都督王淩,年逾七十,魏国四朝元老。

南战区,荆豫都督王昶,刚刚上任,干得顺风顺水,且跟司马懿关系铁瓷。

西战区,雍凉都督赵俨,年逾七十,魏国四朝老臣。

这三位,无论谁他都支使不动。曹爽颓了。

李胜早有对策。

“那些都督们不配合,大将军可以考虑换掉……”

“换掉?换谁?”

李胜分析道:“王淩刚刚在芍陂大败全琮,风头正盛,肯定换不了。王昶是司马懿提拔的嫡系,一时间也换不了。唯有赵俨可以考虑。这几年西线风平浪静,而且我听说赵俨有心逊位。索性顺势召他回朝做三公吧。”

“嗯……那赵俨之后让谁担任雍凉都督合适?”

“太初(夏侯玄字太初)可以。”

李胜提议让夏侯玄出任雍凉都督,一来是因为他和夏侯玄私交好,二来也是因为夏侯玄官任中护军,在曹爽为数不多的亲信里,这是唯一能跟军事沾点边的。

几天后,赵俨官拜司空,回京养老,雍凉都督空了出来。下一步,就是如何把夏侯玄抬到这个位子上了。魏国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州都督多由州刺史提拔上来,可夏侯玄是京官,直接空降到雍州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再加上司马懿肯定从中作梗,这事要想办成也不简单。

不给司马家点好处,夏侯玄怕是做不成雍凉都督啊……

曹爽苦思冥想,最终决定与司马懿进行一项交易。他要把夏侯玄现在的官位——中护军让给司马师,可谓下足了血本。

在这里,我们要讲到两个后文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