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 > 第40章完结

第40章完结

其二,郡太守权势过重,建议取消郡制,只保留州和县,这样不仅能提高行政效率,还可以限制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j\i~n¢j^i?a`n,g`b~o`o/k,.\c!o+m¢

其三,改革服饰车舆制度,严格限定级别,禁止奢华逾制,改善社会风气。

夏侯玄这篇议论原文甚长,名为“时事议”。《时事议》中的三项改革,其主旨无不是强化中央权力,矛头更直指士族。不用想也能猜到,夏侯玄的满腔热血根本得不到支持。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夏侯玄正是曹爽的喉舌。若曹爽只顾沉溺于物欲,夏侯玄又怎会说出禁止奢华的话?

根据《春秋》中的礼法规定,皇帝驾崩后必须等到第二年才能改元。于是,在公元240年,也就是曹叡驾崩的翌年,2月8日,正值农历立春这天,魏朝宣布改年号为正始。随着正始年的开始,司马懿与曹爽的斗争也将正式拉开序幕。正始年会持续十年之久,这十年将成为魏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正始年:樊城解围

魏国在曹爽和司马懿共同执政下度过了两年,这表面上的平静突然被吴国打破了。-如`文!网· ~最/薪′蟑?結,哽·歆/哙/

正始二年(241)夏,吴帝孙权派出四路大军分别入侵魏国扬州和荆州境内。

第一路,全琮攻打扬州淮南郡;第二路,诸葛恪攻打扬州庐江郡;第三路,诸葛瑾、步骘(zhì)攻打荆州襄阳郡以南;第四路,朱然攻打荆州襄阳郡以北。

首先说第一路,全琮进军至淮南郡的芍陂(今安徽省淮南市以南四十公里处)。这个时候魏国的扬州都督名叫王淩,他没用几天就把全琮击退,结束了芍陂之战。顺便提一句,这位王淩正是几十年前刺杀董卓的汉末名臣——王允的侄子。王氏家族是个极其庞大的家族,称为太原王氏,这一家族,包括王淩都会在后面的故事里占据重要分量。而芍陂之战在多年后更会牵扯进一场惨烈的吴国政坛倾轧,在此留下伏笔。

全琮败退后,另外两路——诸葛瑾、步骘与诸葛恪也都无功而返,唯一对魏国造成威胁的只剩下吴国名将朱然这支军队。/咸/鱼`墈,书_徃· \勉′费′阅′毒\

此时,朱然已经成功包围了襄阳郡重镇樊城。

魏国荆豫都督夏侯儒并不在樊城驻扎,他收到樊城军情告急,火速出兵救援,但进军至樊城七里远的地方却停住了脚步。

“驻军!鸣鼓示威!”

樊城守军见到远处夏侯儒的大军顿时士气高涨。但很快他们便发现,夏侯儒根本没打算跟吴军开战,只是摇旗呐喊而已。

鸣了大半天鼓,夏侯儒撤离战场,樊城守军傻眼了。第二天,夏侯儒又这样敲锣打鼓地来,敲锣打鼓地去。一连数日,到最后,无论魏军还是吴军都不再搭理夏侯儒,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支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的啦啦队。

樊城战事进入胶着状态。

远在洛阳的朝廷不能这么干等着。公卿展开讨论——到底该不该派中央军救援?

不消说,这又是司马懿与曹爽两派的吵架干仗。

曹爽认为樊城守备坚固,夏侯儒又在城外牵制吴军,以目前的形势看,吴军很快会撤退,没必要出动朝廷中央军。

这次,司马懿不再保持缄默,他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让自己积累战功的机会,当场站出来驳斥曹爽:“边境军心不稳,朝廷不能袖手旁观!臣决定亲自率军救援樊城!”

或许曹爽的判断没错,但很遗憾,他没有机会去验证了。几天后,司马懿率中央军出征。

司马懿抵达樊城后,朱然连夜撤军。司马懿对吴军展开掩杀,取得巨大战果。因为此项战功,他受朝廷赐封五千户食邑,算上之前的食邑,总计高达一万户。另外,司马家族子弟十一人都被封侯。

这里大概介绍一下食邑与俸禄的区别。俸禄即薪水,与官位挂钩,做什么官拿多少俸禄,有严格规定不能乱改。食邑则是官员立功后的额外奖励,即一块地区老百姓的税租,这相当于分到了国家的原始股,永久享受股份红利。一万户食邑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让我们列举几位魏国重臣的食邑数量就清楚了。

在王淩之前的扬州都督名叫满宠,他是四朝老臣,镇守扬州淮南郡十余年,一生战功累累,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