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阔的敌占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出生入死,团结奋战,就像一大把钻入敌人穴脉的钢针,纵横交织,把敌人的白天和黑夜扎得千疮百孔。?3/捌,墈·书/蛧- ^庚′辛·醉¢快?八年中,人民军队与敌搏杀10余万次,毙伤俘及纳降日伪军150万。至1945年夏,武装力量已由当初的4万人发展到91万人,民兵220万人;解放区遍布华北、华中和华南各地,总面积达95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
解放区依靠小米加步枪,也昂起了大炮。
进入1945年,解放区军民全线出击,歼杀敌寇,收复领土,捣毁敌巢,截断交通,攻势波澜壮阔。延安总部于7月7日公布,自上年7月7日至此的抗战第八个周年里,八路军、新四军又毙伤俘日、伪军335000人。
8月9日,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仗》的庄严号令。这划时代的声音在充满苦难和希望的广大国土上激荡:
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歼灭这些敌人的力量,夺取其武器和资财,猛烈地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l!u′o·q!i-u/y!d!.*c^o+m+
日本统帅集团被逼上悬崖绝壁。他们面临的两种选择,就是他们面临的两种命运:一是顽抗到底,祭出一亿"玉碎"的战幡,把民族推向毁灭;一是接受《波茨坦公告》,立刻结束战争。
晦暗的巨头会议(2)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美国总结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统帅斯大林在德国柏林郊外的波茨坦"小白宫"会谈,在这次会谈中通过了《波茨坦公告》。7月26日夜9时20分,以丘吉尔、杜鲁门和蒋介石的联合名义发表。8月苏联对日宣战后,即成为四国对日宣言。
会议的第一天即7月17日早晨,美国新任总统哈里·杜鲁门收到一份仅有6个字的密码电报:"婴儿顺利降生"。这是指在新墨西哥州秘密靶场33米高的金属塔顶试爆的原子弹获得成功。+b¢o+o_k′z¨u¢n¨._c+o?m~英国首相丘吉尔也于当天知悉。他们手中握住了巨大的筹码,对日本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
《波茨坦公告》指出:"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宣言最后勒令:"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将迅速完全毁灭。"
公告向日本法西斯发出了最后通牒。日本外务省防空洞里的莫尔斯收报机于7月27日凌晨收悉。
7月27日至8月1日,几百万张五颜六色的公告和传单,与果冻似的燃烧剂间或着,飘满了日本各大城市的夜空。
对于这把"停战的钥匙",铃木贯太郎首相代表日本决策机构的主导势力,以"不予理睬"断然回拒。
然而,历史不可违抗的意志,决定了日本终将走上结束战争的道路。
8月9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在皇宫文库地下一间18×30英尺的密室里,铃木首相根据天皇的授意,在主持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与会的有"核心内阁"的东乡外相、阿南陆相、米内海相、梅津参谋总长和丰田海军军令部参谋长。
铃木坐于主持席。这位日俄战争时备受爱戴的老英雄,而今年迈昏庸,耳朵重听,睡意朦胧。
"在目前的形势下,"铃木环视一下众人,"我的结论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接受波茨坦公告,结束战争。于此我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在幽暗的光线中,首相低沉的语音消失了。会场陷入痛苦的沉默。
实际上,关于战与降,这个"大六人团"已经过激烈的交锋,虽然每个人的内心是复杂的,但大致的倾向形成了三比三的局面。铃木首相、东乡外相、米内海相为主降派。他们以悲观的目光,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