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财富新生路:稳扎稳打之逆袭 > 第79章小山村的财富传奇

第79章小山村的财富传奇

1987年的金秋十月,秋老虎仍在发威,白昼的阳光依旧炽热,但早晚时分的习习凉风,己悄然吹散了三伏天的燥热。/第,一*看~书?旺! ~追?蕞\歆/漳+踕`

在这充满收获气息的季节里,黄磊的商业版图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辉煌战绩。

此时的黄磊,名下的几个厂子运营得风生水起。

新招募的工人在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悉心指导下,迅速掌握了工作技能,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工作中。

而黄磊本人,则将工作重心从养殖领域抽离,全力聚焦于药材收购业务。

随着秋收工作的圆满结束,大量劳动力从田间地头解放出来,拥有了充裕的闲暇时间。

黄磊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果断派遣五哥鹏与八哥胜川驾驶着拖拉机,不辞辛劳地穿梭于周围五六十个自然村。

他们挨家挨户走访,宣传,向村民们详细介绍药材收购的种类与价格,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合作机会。

甚至,他们还跨越160公里的距离,深入临省红色县与麻姑县交界的乡镇村庄进行宣传推广,将收购网络不断向外延伸。

当时,栗乡的药材收购站己无法消化黄磊日益增长的供货需求。

幸运的是,在粟乡收购站老刘的热心介绍下,早在当年6月,黄磊就与县药材收购站取得了联系。`小_税′C¢M?S` ~最¢鑫/璋¢踕~更/芯/快*

县药材收购站的负责人在仔细查看黄磊炮制药材的样品后,对其品质赞不绝口,当场就与他签订了供销协议。

协议明确规定,只要黄磊提供的药材与样品质量一致,县药材公司将全部收购。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药材行业堪称暴利,这也是黄磊自重生以来始终紧抓不放的核心生意,为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巨额现金利润。

与县药材收购公司达成稳定的供货协议后,黄磊深知,接下来必须进一步扩大药材收购量。

为此,他大胆革新收购方式,在他的精心策划下,由五哥胜鹏牵头,在各个片区广泛寻找收购代理人。

黄磊开出的条件极具吸引力:代理人无需自行垫付资金,每收购一斤药材,根据药材价值的不同,可获得三至五毛不等的手续费。

在那个工资水平普遍较低的年代,这样的利润空间堪称丰厚。

有人轻轻松松一天就能赚取30元以上,在收购高峰期,甚至有人日收入近百元。

当然,为了保证收购药材的质量,黄磊也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若收购的药材不合格或品质太差,将扣除相应款项。

即便如此,高额的利润还是让无数人趋之若鹜,争相成为收购代理人。

最终,在栗乡周边的六个乡镇,胜鹏成功组建起一支由40人组成的庞大代理人队伍。`咸*鱼+墈.书′蛧′ .追*罪¨芯·章~結′

短短一个月,他们收购的药材总量就达到了惊人的7吨多。

如此庞大的收购量,给药材炮制车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起初,车间里的五名工人即便日夜不停地工作,也难以完成任务。

无奈之下,黄磊只能紧急扩招三人,并引入电动切片工具,这才让生产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时间悄然来到11月底,寒意渐浓,人们纷纷穿上了厚实的外套。

此时,黄磊的养鸡二厂也迎来了丰收时刻,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幼鸡存栏2万只,雏鸡3.5万只,而正在孵化中的三批种蛋更是多达6万枚。

11月29日,八嫂林芬完成了当月工资的发放工作后,怀着忐忑的心情将财务报表交到了黄磊手中。

当看到报表上的收益数据时,就连见惯了大场面的黄磊也不禁为之震撼。

八嫂林芬递报表的手微微颤抖,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安:“小磊,我心里首发怵。那么大的保险柜,都被钱塞得满满当当。

你赶紧把这些钱转移走吧,我每天守着这么多钱,提心吊胆的,就怕出点什么岔子,没法跟你和大伙儿交代。”

黄磊十分理解八嫂的担忧,安慰道:“八嫂,我明白。这钱我会送去银行存起来,你不用着急。

关于钱的事儿,你在外面千万不要跟任何人提起。老话说得好,财不露白,省得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八嫂林芬连连点头:“我懂,小磊你放心,哪怕是我爸妈,我也一个字都不会说!”

送走八嫂后,黄磊拿着财务报表回到房间,细细端详着这三个月的经营成果:9月份净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