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母亲的焦虑和无助:“府里大厨房的饭菜,虽则干净,但终究是……是供给阖府上下的,口味难免重些,油水也足。兰儿如今只能吃些清淡的米汤、糊糊,大厨房每日单独为兰儿准备这些精细流食,一来怕太过麻烦灶上的妈妈们,二来……二来这孝期之内,孙媳心中哀痛,实在……实在闻不得那大鱼大肉的荤腥气味,每每闻到,便觉心口窒闷,头晕目眩,更添悲恸……”她适时地用帕子掩住口鼻,仿佛真的被那想象中的荤腥气味刺激到了,身体也微微晃了晃。
这番说辞,情真意切,合情合理。搬出了贾兰的身体健康(孝子贤孙,贾母最重这个),又强调了自己守孝的哀思(孝道大过天),还点出了大厨房的难处(避免被人说苛待下人)。
贾母看着她单薄的身形和憔悴的面容,又想到那襁褓中曾孙的病情,眼中怜惜更甚。守孝期间,寡妇闻不得荤腥,这理由再正当不过。
“难为你想得这般周到。”贾母叹了口气,“你一片慈母心肠,又恪守孝道,这有什么不能允的?兰哥儿的身子要紧。这样吧,”她转向鸳鸯,“你传我的话,让林之孝家的安排一下,在稻香院后罩房那边,腾出一间空屋,给珠儿媳妇垒个小灶台。一应用度,柴米油盐,每月从她份例里拨,或者让她自个儿采买,账目清楚就行。横竖那院子离大厨房也远,省得你们娘俩来回奔波,也省得气味冲撞了你。”
“谢老太太恩典!”李纨深深拜下,这一次,她眼中的感激是真实的,几乎要溢出眼眶。成了!小厨房!这不仅仅是一个厨房,更是她在这深宅大院里,通往自由和热爱的第一道门!有了它,她才能避开府中复杂的饮食供应体系,才能掌控自己和贾兰入口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她才能重拾她作为温执玉的灵魂——对美食的探索和创造。
“起来吧,好孩子。”贾母温言道,“往后带着兰哥儿好好过日子,缺什么短什么,只管来回我。珠儿不在了,老婆子我总要看顾着你们娘俩。”
李纨再次谢恩,起身告退。走出荣庆堂,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她微微眯起了眼睛。袖口内,那叠银票安稳地贴着肌肤。东院己清理干净,小厨房的许可也己拿到。
下一步,便是将这个小厨房,变成她在这个陌生世界里,第一个温暖的、充满烟火气的堡垒。她需要一口好锅,一些趁手的工具,还有……新鲜的、属于西季的食材。关起院门,低调养娃,研究美食的日子,终于要开始了。
她抬起手,仿佛能闻到指尖未来沾染的米香、面香、蔬果的清甜……那才是属于她温执玉的,活着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