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叛臣也想娶小公主 > 第82章

第82章

想到,辛照昌根本没给她反应的机会,她就被“薨逝”了,身份也变成为了陈氏。

如此一来,改换身份这件事,就是她预料错了,她必须得尽快告知给张重渡。

姜霖和温东明走后,她实在不知道除了那个采买的小太监还能信任谁了,只好冒险让小太监去送消息。

她哪里知道,揽月阁的禁令一撤,今早的圣旨一下,便已经有消息送到了姜霖手中。

姜霖道:“这三张纸条上都说,辛照昌册封的陈氏,就是长公主,他们也是今早揽月阁解禁之后,听揽月阁的宫人们说的,想来这件事不多时,就会人尽皆知的。”

张重渡脸色阴沉,“辛照昌竟然为了要公主名正言顺入后宫,用了这般掩耳盗铃的手法。”

他很是担忧,成为贵妃的辛玥该如何应付辛照昌。

姜霖见张重渡的模样,猜到他在想什么,举起其中一张纸条道:“这采买小太监的纸条上说,公主和辛照昌约定半年为限,遵从公主的意愿。昭为,你就别再为公主担忧了。”

张重渡道:“用不了半年,下个月坐在紫宸殿中的人,必定是我!”

三日后,按照计划,身处各方的人,都将早就商量好的消息放出去,不到半日,上京人人皆知,张重渡死而复生。

传言道:张重渡到了地府见到阎王爷,阎王爷不收他,说他命不该绝,让他重返阳间。

与此同时,张重渡挂起了纛旗,占领了上宜。

也不算占领,不过是上宜县令和守城将领看见大军盘踞,将整个县城拱手相让而已,没有耗费一兵一卒。

上宜县距离上京只有几十公里,朝廷还没来得及派兵镇压,就已是兵临城下。

朝廷本想送出求救文书,去其他州郡和边关搬救兵,可上京周围皆被围困,文书根本送不出去。

远水解不了近火,就算不拦截送文书的小兵,最快的也要五六日,慢的起码半个月。

周边州郡的守城将领们,听闻消息都按兵不动。张重渡举兵造反,不但有突然冒出的精锐兵马,还有久经沙场,百战不殆的顾家军支持,此一战胜负难测,得罪了哪一方都怕小命不保。

张重渡骑在高头大马上,一张弯弓上绑着劝降书,直直射中城门上的旗杆。

这封劝降书,送入紫宸殿的当日深夜,辛照昌召文武百官到议政殿议事。

他坐在龙椅上,双眸通红,想来已是发过了一场脾气,阶下众人都战战兢兢。

镇国将军大肆漫骂了一番,说张重渡是狼子野心宵小之辈,他会亲自率军镇压反叛。

新任的兵部尚书是镇国将军推举,不过是一介武夫,操练兵马尚可,但兵部日常事务的处理,可谓是一塌糊涂,见此情况,只会听从镇国将军所言,极力支持出兵镇压。

这样的情形之下,就算朝中有人支持张重渡,也只是在心中默默支持,不敢多言。

辛照昌的目光扫过梁宽和齐山玉等人,厉声道:“给朕将礼部尚书梁宽、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齐山玉压入刑部大牢!”

朝臣中有人站出来,“陛下,梁尚书和齐御史所犯何罪?”

辛照昌一甩袖,“朕知你们中有人支持张重渡,巴不得朕禅位,但你们别忘了,朕还是大晟的皇帝,你们都是大晟的臣子,朕现在要你们的脑袋还是轻而易举!之前就是太纵容你们,从今往后,谁要敢替梁宽和齐山玉求情,以同罪论处!”

梁宽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他只是看了一眼身后的朝臣们,一句话都没有说,任由羽林军上前将他带走。

齐山玉一边被羽林军架着走,一边对朝臣们喊道:“各位都保重啊,别都进来和我作伴了,今后还要靠你们造福百姓呢。”

这话说得,意有所指,就是让那些支持张重渡的朝臣先保重自身,等推翻了大晟朝,自有他们施展抱负的机会。

辛照昌看着那些曾经支持过大皇兄,跟随过张重渡的朝臣们,后悔没有将他们早早处死。

因他们无甚大错,未免朝野动荡,他原本打算各个击破,谁知道不过进行到架空他们个别人手中权力这一步,张重渡就兵临城下了,当真是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从今日起,免去早朝,文官不得入宫,不得出府,武官们全都给朕去镇压叛军!退朝!”

回到紫宸殿,辛照昌头疼不已,那可是鸩酒,他亲眼看着张重渡喝下去,怎么还能活,且人都烧焦成那副模样,就算是活又该怎么活?

这只能证明,要不就是酒有问题,要不就是张重渡提前知道要喝毒酒,在来之前就服下了解毒的药,而那具焦尸,也是金蝉脱壳之举。

他让齐顺把那日经手过毒酒的小太监们统统处死,又让萧清将姜霖和之前跟随过姜霖的羽林军和金吾卫统统关入诏狱。

如今他是草木皆兵,一点也不敢大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