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昭昭日月 > 分章完结阅读6

分章完结阅读6

皇亲国戚权贵联名的弹劾,他在凤州办事如履薄冰,一桩棘手的皇差令他成了众叛亲离的孤臣孽子,如今奶公也责怪起他来。所幸赌气地拂袖转身回房,甩下句:“奶公尽管请出金龙鞭替父皇教训,昭怀哪里也不去了,只是不知昭怀错在何处。”

反是慌得如意俊俏的小脸都变了色,追拦住他挤眉弄眼直丢眼色,噗通跪地求道:“师父,要打就打如意吧,殿下的那颗鲛人珠,真是如意不小心弄掉的。”

昭怀无可奈何的捶头,果然他的劣迹斑斑,信手拈来处处可见。丢了鲛人珠的事,竟是没能瞒住奶公,他揉了头,不发一辞。

“你弄丢的?亏你有这份忠心,找不回那命根子,皇上诛灭你九族,千刀万剐了你都不会饶过殿下!”顿了顿,九一公公喝骂,“当你撺掇了殿下不顾死活的吃那鹿肉,我就老眼昏花了不晓得了?”

冤家路窄

春晓本是豆蔻春梢的年龄,同寻常人家的小女子一样心性喜欢热闹。

今天去李府贺寿,她头挽双髻,淡扫蛾眉,轻点唇红。她爱笑,细腻如玉的面颊浅浅一笑,双颧就浮现一抹淡淡的胭脂色,嫌却脂粉。

一件轻薄松垂的鹅黄色交领窄袖襦袄,葱绿色的帛带在胸前打个蝴蝶结高束飘摆在风中婆娑多姿的浅绿云纹白纱裙,臂间轻挽淡粉色披帛,她挺着秀颈,提着裙幅,含了一脸春风般的笑意,她由仆妇引领下去给福安太夫人请安贺寿。

松绒绒的红线丝毯,红色喜幔飘挂,高高低低的宫灯,一群娃娃嬉闹着蹲围在地上争抢如意铜钱。

小弟妙儿紧紧拉她的裙幅随后,略含羞涩的目光左顾右盼,满眼新奇。

母亲长公主平日呵护身子单薄体弱多病的妙儿,总不肯轻易放他出府,若不是大哥懒得管束,怕她还难带小弟出得驸马府来这里贺寿。

皇上的乳母福安太夫人李氏的七十华诞,李府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人人皆知福安太夫人深受皇上敬重,往年逢了福安太夫人的寿诞,皇上都要亲自执笔或令太子代笔,写上整整一百个泥金寿字,备上一份厚厚的寿礼由太子殿下亲自送到凤州代为拜寿,天恩浩荡令人钦羡不已。

春晓替长公主和驸马向福安太夫拜寿,有条不紊地说上几句吉祥延福的贺词,再奉上了她在金库里精心挑选的一尊雕琢精致的蓝田玉佛,玉光荧荧;一对儿质如冻玉的五蝠邢窑长寿瓶,更有那压礼的金丝红络子赤金嵌宝团龙古箓钱打结的双股九连环吉祥如意串,不算奢华显富,却样样平常到一种精致,让人看了赞不绝口。

原本挑选寿礼就是件不易的事,太过奢华说不定会压了谁的风头,简朴些又要落得个寒酸不敬的口实。拜寿的大事本是长公主叮嘱大哥至仁去做的,不想大哥却抛在九霄云外忘个干净,直到昨天傍晚才托人捎信回府,让她速速操办此事。还在金库尴尬的撞见“小贼”。

福安太夫人一见春晓笑逐颜开,长公主姐弟二人都是她一手带大,平日就如一家人走动频繁。

仆妇们领了妙儿下去吃糖果同孩子们玩耍。

福安太夫人拉了春晓贴身坐在自己的右手边,牵着她的手问些家常话,无非长公主何时从宫中回来,驸马爷近来可有平安家书从边关捎回?春晓笑盈盈的一一作答。

朱漆盘上托的九连环吉祥如意串钱,太夫人频频夸赞:“看这三丫头这手巧的,再看这金钱串如意结子打得多么精致,喜庆吉利,颇花了番心思。”

旁边的女眷们也交口称赞,太夫人满是对韶华轻逝的惋惜叹道:“想我年轻时,也和三丫头这么手巧。”

她只淡淡笑着坐在太夫人身边,仪态安闲,对答从容。

长公主敬重福安太夫人这乳母,家中的子女也如孝敬祖母般待福安太夫人,福安太夫人更喜欢伶俐乖巧的她。

春晓喜欢福安太夫人的平易近人,倍受皇恩却毫无骄矜在上的傲气。福安太夫人总爱讲述皇上年少时晋阳起兵戎马倥偬打下江山的轶闻,春晓最是爱听,多是出于她自幼仰慕风云叱咤的乱世英雄,一来二往,自然同福安太夫人更熟识一层。

笑谈一阵儿,贺寿前来的官员频频而至,春晓就被太夫人执住手紧紧不放紧随了身边,仿佛她的手是太夫人拄的蟠龙头拐杖,令她无法脱身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