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的战争史上,关门捉贼之计的运用层出不穷,变化多端。小至将一两个敌人引进房间,来个地地道道的“关门捉贼”;大至分散孤立的敌人成师、成团地分割包围,切断敌人的援军,断绝敌人的退路。关起门来打狗,紧扎口袋歼敌,往往屡试不爽。
假痴不癫 掩人耳目夺邺城
官渡之战,曹操军队以少胜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曹操无论从心理上还是气势上都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于是,趁势决定一鼓作气打过黄河去。袁绍不得不退回河北,又气又急,不久染病身亡。曹操发兵攻打河北,首当其冲的是冀州重镇邺城,邺城是袁绍的老巢,墙厚壕深,防守严密。曹兵攻来后,袁军退守城中,曹兵趁机将其团团围住。但攻打了十几天,却没有什么进展。
曹操心中无比烦恼、一筹莫展,他知道时间一长军心必定受到极大影响,必须赶快想办法才行,于是召集众人前来商议如何破城。众人议论纷纷,却没有良策。正在这时,只见谋士许攸捻须而笑,对曹操说:“明公,如今秋雨连绵,漳河水暴涨,水大浪急。我们何不用漳河的水来淹邺城呢?”曹操听后连连称妙,便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但是,他转念一想,如果大张旗鼓去挖沟决堤,会把敌军逼得太急,难免不出城与自己决一死战,倒不如先掩人耳目,不要惊动敌军。于是,立刻派兵士在城外挖沟,并吩咐兵士们一定不能挖得太深太宽,以免敌军起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