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杨家将的历史真相 > 第22章完结

第22章完结

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今天依然如此。,k,a-n_s\h!u.c·m?s\.*c·o*m`一件事要想得到国人的认可和追捧,先在国外获个奖什么的可能是最好的捷径。张艺谋的首部电影《红高粱》当年在国内拷贝难卖,但在柏林斩获金熊之后,马上翻身热映,张艺谋由此走上了名导之路。贾璋柯的电影多年来一直只能走地下路线,他也是通过先在国际上获奖再打开国内市场,由此获得成功。这样的事情太多,不必一一历数。

杨业身为偏将而在历史中闪耀,跟辽人的造星宣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杨无敌庙,如果没有辽人的刻意宣传,杨业之名很可能被尘封在历史深处。杨业被誉为一代名将实在与他五品官的身份不够相称,他没有显赫的地位,甚至于连确切生年都不被历史所载,他的民间口碑带动了他的历史地位,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史上都是一件非常奇特的现象,非常值得人们研究与深思。

第三章 杨延昭:郡马身世疑问多

杨业是杨家将的第一代,在历史记载中功名最盛,牺牲最壮烈。杨家将第二代代表人物当属杨延昭。·兰~兰-雯?穴` ¢已¨发·布/醉\歆·章/洁¨杨延昭生于公元958年,那时大宋朝还没有建立,死于1014年的宋真宗时代,享年56岁,是杨家将中唯一生卒年月都记载完整的历史人物。

一 名字背后有玄机

关于杨延昭的故事很多,歧义也很大,首先杨六郎叫什么名字就有些众说不一。最权威的解读应该是《宋史》,杨六郎最初叫杨延朗,1012年因避道士赵玄朗之讳而改为延昭,按理说一个道士的名字无须避讳,但这个道士非同一般,宋真宗将其尊为圣祖。

真宗皇帝为何对一个道士情有独钟,赵玄朗又是何方神圣,搞得宋真宗如此兴师动众?很多人对此可能并不太清楚,但若要说赵玄朗就是财神爷赵公明[1],恐怕就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了。

那么宋真宗为何要以赵玄朗为圣祖?财神爷又怎么和宋真宗扯上了关系,摇身一变成为赵家的始祖了呢?这还要从道教在宋朝的发展说起。宋初,太祖、太宗时代,采取的是佛教、道教同等对待的政策。宋太宗幽州战败之后,开始倾心于道教。当时契丹视辽主为天,称皇后为地,每年数次祭天,声势浩大,很以为傲。+w^o\s*y!w..′c-o¢m+宋朝的一些大臣,揣摸皇帝逐渐产生的厌战心态,鼓励他尊崇道教,让辽人知道天佑大宋,他们就不敢南侵了。这种自欺欺人的思想,在宋真宗时发展到了极致。

宋辽结下澶渊之盟后,宋真宗初时欣喜,后觉屈辱,内心十分惶恐。受了王钦若等人的怂恿,在全国各地大造祥书天瑞,希望能够借助神力安定人心,巩固统治。宋朝廷的想法以现代人的眼光看非常幼稚,他们想通过制造气象万千的景象,让辽人看看,大宋是有天人相助、神灵保佑的,你们若敢南侵,那就是与天作对,自取灭亡。

以这种方式安国定邦,大抵有精神胜利法的意味在里面,是一种自我安慰、自我欺骗和自我麻木。从大中祥符元年 (1008年)正月乙丑始,大宋朝“天书屡降”。后来,真宗皇帝又不畏严寒,登上泰山,搞封禅大典。回来的路上又不辞劳苦地到曲阜拜孔殿,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

又过了两年,可能是觉得神必佑我的可靠性还不够大,为了进一步壮大声势,抬高皇室的地位,宋真宗准备模仿唐朝以老子为宗祖的办法,与道教的头面人物挂上钩。但道教至尊之神“太上老君”姓李,已被李唐王朝的皇帝拉过去了,宋真宗只好另想他法。只要肯动脑,办法总是有的。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月,宋真宗的灵机来了。他假托玉皇之命,宣称保生天尊大帝赵玄朗就是他们赵氏帝王的族祖。这事《宋书·礼志七》中有详细记载:

有一天,宋真宗对辅臣说到一件很奇怪又很神圣的事。他先是梦到神人传达玉皇的命令,要让赵氏祖先前来传授天书,就像唐朝恭奉玄元皇帝一样。第二天,又梦到神人传天尊之言,告诉他祖先即刻就到。宋真宗在延恩殿设下道场,天尊对他言道,“我是九位人皇中的一位,是赵之始祖……后唐时,奉玉帝命,七月一日下降,总治下方,主赵氏之族,今已百年”,最后又勉励他说,“皇帝善为抚育苍生,无怠前志”。从此,道教又多了一位仅次于玉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