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更重要。
李鸿章在晚清的舞台上,唱了一场独角戏,没有人欣赏,但从不缺人喝倒彩。
李鸿章屹立舞台四十载,除了权谋,更需要勇气。
李鸿章带领他的淮军进入上海之时,由于身材颀长、气质高远,很快得到一个“云中鹤”的绰号,巧合的是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李鸿章也完全称得上“鹤立鸡群”。面对积重难返的腐朽王朝,李鸿章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不囿于形式,有着独特的想法,无怪乎胡林翼第一眼看到李鸿章时,就赞叹地说:“如评骨法,必大阔,才力又宏远,择福将而使之,亦大勋之助也。”
1865年,李鸿章四十二岁,时任两江总督。此时的李鸿章有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那就是为岌岌可危的大清国撑起一片天空。
此时的清国已经被时代摧残得乱了方寸、尊颜尽失;国民蒙昧、迷信,缺乏理性;至于社会的中坚力量,那些旧知识分子,个个自以为是,抱残守缺。作为那个时代少有的清醒者,李鸿章在单骑突进的同时,同样也承担着清醒所带来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