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神交”“生死之交”,诚然,这里面暗含极大政治寓意,但也不难看出诸葛瑾在孙权心里的分量。
不夸张地说,诸葛瑾用一封词不达意的信,以四两拨千斤的架势稳住吴国边境,这才给陆逊击败刘备创造了条件和基础。此后,在吴国与蜀国结盟的大背景下,诸葛瑾又承担起维系两国感情纽带这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先的江北难民诸葛瑾,以处处与人为善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纵横吴国政坛数十年,并把诸葛氏经营成能与江东本土“吴郡四姓”平起平坐的外来豪族,确实不易。
接下来,我们再介绍一下诸葛瑾的两个儿子——长子诸葛恪和次子诸葛融。不知道是不是诸葛瑾失于家教,这两个官二代的性格跟他们老爸相比,可谓大相径庭。
次子诸葛融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才略平庸,诸葛瑾死后,他接替老爸镇守南荆州重镇公安,没什么好说的。
着重要讲的是长子诸葛恪。他的性格跟诸葛瑾绝对属于两个极端。诸葛瑾从不得罪人,性格谨慎。诸葛恪张扬,天不怕地不怕,打他很小的时候,就敢拿吴国重臣张昭开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