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的如意旅馆,漆黑的厕所,垃圾巷,钢材街,商场背后的三轮车夫们在瞬间变得恍如隔世,仿佛不曾存在过。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城市是奥斯曼式(注1)的,直线的、大道的、广场和主旋律的。它忽略了活生生的社会现状,忽略了那些随机的、还没能达到所谓“现代”和“文明”的存在和生活。现代的城市每推进一步,那些混沌、卑微而又充满温度的生命和生活就不得不退后一步,甚至无数步。
注1:乔治—尤金·奥斯曼,著名都市规划专家,1859年获拿破仑三世委任为塞纳行政长官(相当于巴黎市长),重新规划建设巴黎。19世纪早期的时候,巴黎城区有大量的贫民区,“从1789到1848年,‘捣乱者’每隔若干年就在那里竖起街垒路障,而狭窄的街巷使镇压者的大炮难以到达。所以,统治者对这些‘贫民窟’深感头疼”。奥斯曼上台之后,由于国王的支持,他权势巨大,开始动用国家权力强制性地成片拆迁,据说他“将直尺按在城市地图上,穿过中世纪巴黎拥挤狭窄的街道画出条条直线,创造出了新的城市形式。他推翻一切挡道的东西,让路给林荫大道”。17年内,城市中43%的房屋被强制拆除,“有效地清理了贫民区”。(参考秦晖《城市化与贫民权利—近代各国都市下层社区变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