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二十集:中央集权初建

第二十集:中央集权初建

《大秦新制》

第一章:天下初定

公元前221年,大秦的铁骑踏遍了六国的疆土,秦始皇嬴政终于完成了那旷古烁今的统一大业,站在了这天下之巅。,x.q?i_u\s·h,u¢b_a¨n`g_._c!o~m`望着广袤无垠的大秦版图,嬴政的心中既有豪情万丈,又有着深深的忧虑。

这刚刚统一的天下,六国旧民人心各异,各地风俗、律法、度量衡等皆是千差万别,若想让大秦长久稳固地统治下去,必须要有一套全新且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嬴政深知,以往的分封之制只会让天下再次陷入分裂割据的乱局,他要开创的,是前所未有的高度集权的统治模式。

在咸阳宫那宏伟的宫殿之中,秦始皇召集了自己最为倚重的一班文臣武将,开始商讨这关乎大秦未来命运的大事。丞相王绾率先出列,他捋着胡须,恭敬地说道:“陛下,如今四海归一,然天下广袤,事务繁杂,老臣以为当效仿周制,分封诸位皇子功臣于各地,也好让他们拱卫王室,保大秦江山永固啊。”

王绾的话音刚落,廷尉李斯便立刻站了出来,言辞恳切地反驳道:“丞相此言差矣!周室分封,诸侯林立,到最后天子威权旁落,天下大乱,战乱纷争数百年。今陛下若再行分封,恐重蹈周室覆辙,万不可取啊!”

秦始皇坐在那高高的王座之上,微微皱眉,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他其实心中早有定夺,只是想听听众人的意见罢了。待李斯说完,他缓缓开口道:“廷尉之言,正合朕意。分封不可行,朕要的是这天下尽在掌控之中,当建立全新之制,使大秦能千秋万代。”

群臣听闻,皆伏地高呼:“陛下圣明!”

第二章:三公九卿之设

秦始皇随后便开始与李斯等心腹重臣细细谋划这新的政治制度。在中央,一套名为“三公九卿”的官僚体系逐渐成型。

所谓三公,乃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总领百官,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事无巨细,皆需丞相统筹协调,其权力极大,责任也极重,是整个朝廷运转的核心人物之一。嬴政任命李斯为丞相,看重的便是他的才学与对自己的忠心,期望他能将这繁杂的政务梳理得井井有条。

太尉,主管军事,掌管全国的军队调动等军事要务。只是秦朝的军权牢牢把控在皇帝手中,太尉更多的是协助皇帝进行军事方面的谋划以及军队日常的管理训练等事务,确保大秦的军队时刻保持强大的战斗力,能够扞卫大秦的疆土,镇压任何可能出现的叛乱。

御史大夫,则负责监察百官,其地位虽稍低于丞相和太尉,但权力却不容小觑。御史大夫手下有着众多的御史,他们分散在朝廷各处以及各地郡县,时刻盯着官员们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有违法乱纪、贪污腐败或者对皇帝不忠等行为,便会立刻上报,予以惩处。如此一来,官员们无不谨小慎微,不敢有丝毫懈怠。

而九卿,分管着各类具体事务。^咸/鱼_墈/书/ ¢嶵¢新,蟑/結?耕-新¢哙`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关乎大秦祭祀祖先、敬奉神明等诸多事宜,这在当时人看来,是维系大秦国运、得到上天庇佑的重要环节;郎中令,负责宫廷的警卫工作,要确保皇帝以及皇宫内的安全,其麾下有着众多武艺高强的侍卫,日夜守护着皇宫;卫尉,掌管宫门警卫,把控着皇宫各个宫门的出入,检查人员和物品,防止有不轨之人混入;太仆,主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要保证皇室出行有良驹可用,同时也要为军队提供足够的马匹;廷尉,主管司法审判,全国的大案要案皆汇聚于此,要依据大秦律法公正地审理,维护法律的尊严;典客,负责外交和民族事务,如今大秦疆土辽阔,周边民族众多,如何与他们打交道,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便落在了典客身上;宗正,管理皇室宗族事务,皇室成员众多,其血脉传承、爵位分封等诸多事宜都需要宗正仔细打理;治粟内史,掌管全国的财政税收,要将各地的钱粮物资统筹安排,保障大秦各项事务的开展都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少府,负责皇室的私人财政以及山海池泽之税,为皇室的奢靡生活提供物资保障,同时也管理着诸多为皇室服务的手工业作坊等。

这三公九卿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整个朝廷的运转在这套制度下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以往那种政务混乱、职责不清的局面逐渐消失,皇权也得以高度集中,秦始皇坐在咸阳宫中,只需通过这三公九卿,便能将自己的旨意传达至大秦的每一个角落,中央集权的雏形已然初现端倪。

第三章:朝堂风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