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绩”,比如迅速破案、严惩罪犯等等,妄图借此获取更多的赏赐与升迁机会。
上官沛然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权力的强烈渴望以及对自身计划的盲目自信。他坚信,只要朝廷核准了段惠远的死罪,自己就一定能够飞黄腾达,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朝廷深知此类涉及盐铁的案件,关乎国家经济命脉,处理稍有不当,便可能引发民怨,甚至动摇国本。因此,朝廷对此类案件向来高度重视。通常的处理流程为先由地方官员进行初步调查,再上报中央,由专门机构进行复核。
!为确保案件处理的公正性,朝廷决定派遣专人调查。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江南地区的官员会同盐道共同核实此案,为案件的公正处理增添保障。而负责此次调查任务的官员正是鬼子六,他被正式授予监察御史之职,肩负巡查庐江地区的重任,与盐道同知等人一同前往六安处理该案件。
抵达六安后,鬼子六即刻投入工作,毫不耽搁。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件的调查中,调阅了所有与案件相关的卷宗,逐页仔细翻阅,不放过任何细节。在翻阅过程中,他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记录重要信息。
接着,他全神贯注地梳理案件的来龙去脉,在脑海中构建起复杂的关系网,将各个线索和人物联系起来,试图拼凑出完整的真相。
随后,鬼子六提审了涉案人犯。他坐在审讯室里,目光如炬地面对那些狡猾的罪犯。然而,审讯进展异常艰难,这些人犯要么守口如瓶,对关键问题避而不谈;要么言辞闪烁,让人难以捉摸其真实意图。,x`x!k~a!n_s`h?u^w?u\.-c*o`m+尽管鬼子六使出浑身解数,却始终无法从他们口中获取到更多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案情,鬼子六决定亲自前往案发现场进行勘察。他带领一队人马迅速抵达现场。
案发现场一片狼藉,仍残留着当时的紧张气氛。鬼子六以锐利的目光,仔细审视现场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细微线索。他蹲下身子检查地面痕迹,爬上高处观察周围环境,甚至仔细检查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物品,期望从中发现端倪。
然而,尽管鬼子六尽心尽力,由于案件本身错综复杂,涉及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他一时之间还是难以对案件做出最终决断。他深知,要想理清头绪,揪出幕后黑手,还需要更多时间和确凿证据。
就在此时,鬼子六收到陈河生的来信。信中内容令他心头一震,陈河生在信中询问陈小静是否已抵达六安并与他相见。原来,陈河生和费雨桐得知鬼子六来到六安,欣喜万分。为感谢他之前对江令宜的关照,特意让陈小静跟随商队一同前来,还准备了一些当地土特产作为礼物。
与此同时,鬼子六还得到一条重要的暗线消息,称段椎最近在六安渡口接到一位美若天仙的少女,并打算将其送给上官沛然。这一消息引起鬼子六的高度警觉,他敏锐地意识到其中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
经过一番细致入微、抽丝剥茧般的调查,鬼子六发现上官沛然和段椎似乎在进行一系列神秘活动。他留意到他们频繁出入六安渡口,且夜间有大量马车往来于凤来山庄。通过询问当地居民并结合线报,得知这些马车在运送货物时极为谨慎,似在刻意掩盖某些重要信息。鬼子六还发现了一些账簿,上面记录着异常的盐货交易。这些线索让他怀疑他们不仅临时转移了盐货,还将其他重要物品藏匿得极为隐秘,难以寻觅。鬼子六深感事情愈发复杂难测,遂决定迅速采取行动。
他如同暗夜中的幽灵,身形如鬼魅般迅速,悄无声息地调动着临县的捕快。他们如同一群训练有素的猎豹,潜伏在段椎、上官沛然的住处和凤来山庄周围,等待着最佳的时机。
随着一声令下,捕快们如猛虎下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目标。他们动作矫健,身手敏捷,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精准。
在段椎的住处,捕快们迅速破门而入,与段椎的手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他们拳打脚踢,刀光剑影,场面异常惊险。段椎的手下们拼死抵抗,但终究无法抵挡捕快们的攻势,纷纷被制服。
凤来山庄的密室暗门被炸开时,扬起的灰尘里混着龙涎香与血腥气。鬼子六的铜剑挑开帷幕,看见墙上挂着幅《仕女图》,题款 “沛然大人雅赏” 的钤印还透着新墨香。画后暗格里,整箱的官盐封条上盖着六安县衙的朱红大印,最底下压着份泛黄的地契 —— 竟是段椎用三百两黄金向上官沛然买的 “盐引”。
“六哥!” 随从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