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支商队?”
“正是。草民给军中将士送解毒蛇药时,见过大人。”
苏小楼点点头,心道原来如此,见他言语谈吐都是见过世面,而且也直诚,心下一动,问道:“问你一事。”
“大人请问,草民知而不言!”
“你们所运何种货物出关?”
“江南上等丝绸。”
闻言苏小楼眉头紧锁,这奏报上说,这商行运输都是精盐。
点点头后,也没有再查的必要,便带着庭尉司主事回了住处。
然后一个人呆在房间,叫人送来了这阳关城商号登记册。
整个阳关城数得上规模的共计一百五十九家商号。
仔细研究了奏报,里面提及的商号大多为京城一带的商号。
既然能出奏报验引,明显就是混淆视听,有意为之。
这周家商号明明是只做丝绸、麻布等布料生意,奏报却说其贩运精盐、茶叶等。
明显不符。
这供货之人在用京中权贵之势来阻挡兵部批文前的调查。
所以奏报上应尽数都是假的,可是这些商号为何会配合隐瞒?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供货之人,地位权力不是一般人。
明显,老太监也不想查这供货之人。
连老太监都不想查的人,定然是外戚,而且是个很有威望、权势的宫中之人身后的外戚。
这样来说,是谁就很明显了。
此人出自蜀中,蜀中盛产粮食、铁器、精盐,倒也合得上。
但是蜀中离第二镇遥远,一般蜀商出关,均走玉门关,极少有走阳关的。
思虑至此处,苏小楼心中有了决断,命人往知府衙门取阳关城中商号交引原件。
这交引原件本为当地官府为所在地商号开具的类似于无犯罪证明一般的东西。
到了夜晚,送过来足足有十口大木箱。
他与那庭尉司主事,清查到了后半夜,才将三百多份交引原件清查完毕,果然找到了九家蜀商。
喜欢那年,修行路上弑了许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