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人都已吓得喘不过气来。^衫+叶·屋\ ·已?发-布¨罪′辛*璋*劫*当他们意识到黑影还在向外爬动时,登时再顾不上别的,纷纷向后逃去。可是孩子还好些,一些年纪大一点的老人已经逃不过黑影扩大的速度,一旦被这黑影追上,就一下子被吞没,然后消失。
终于,黑影延展到离井台足足有二十多丈,已经覆盖了一大片地方时,第一道曙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黑影在触到光线时,突然如同一块极薄的黑布被火舌燎到一样,登时出现一个缺口,如同知道疼痛一般缩小。
这时剩下来的已经只有十几个老人和十来个孩子,而昨天,射工村还是一个相当热闹的村子。他们战战兢兢地过过来,一直和这黑影的边缘保持着距离。不过在曙色中,黑影已经失去了威力,他们看到有一块被曙色切断的黑影很快地在缩小,很快就从一丈见方变成一尺见方,又从一尺见方变成一寸见方,就和烧着滚烫的锅盖上的一滴水,直到消失不见。而在变小过程中,这块黑影完全和活了一样还在地上乱擅,似乎想找到回井里的路。
井台前,那副噩梦一般的场影已经消失不见,土匪、女人、尸体和血迹都不见踪影,地上乱七八糟扔着一堆衣服……以及种种金银法器,那串玛瑙佛珠也和垃圾一样躺在井台上,沾了些泥水。,微.趣~小`税_ ¨已^发*布_蕞*歆′璋/洁!而在这一片狼藉中,他们发现有个人呆呆地站着。
一个少年。
“即余。”那篇日记后面用简明扼要的两个字结束了。
十七 最后的选择(1)
“这个人是谁?”
我被这个故事迷住了。我不相信柳文渊在八十多年前给眼前这个人看的日记能描写得如此惊心动魄,只怕是经过了他的加工。只是他的表达能力的确十分出色,如果写下来,这完全是一篇相当生动的小说。我现在很想知道这些日记究竟是谁写的。
“你还没想到?”他低低地咋了下舌,似乎为我的迟钝不满。我心头一亮,道:“是柳文渊?”
“就是他。”他叹了口气,“不然日记怎么会在他手上?”
八十多年前,那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而光绪十三年又是那时的三十多年前了。如果光绪十三年的柳文渊是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那他今年就已经一百二十多岁了?而眼前这个人也一定在百岁上下。\w¢z-s`x.s¢._c-o/m!我不禁打了个寒战,柳文渊的样子相当年纪,怎么也不可能有一百二十多的高龄。我不敢多想这些,这个问题想想就觉得妖异。
我的眼前仿佛有一阵迷雾,一时间说不出话来。沉默了半晌,他忽然道:“你还有什么事想知道的?”
他这话是什么意思?我的心头微微一颤。也许是因为我快要死了,所以他也发了善心吧。可是好奇心却如一杯诱人的毒酒,我现在只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道:“那么,后来呢?”
“那次,柳文渊把我带回了射工村。这时的射工村已经成了一个荒村,那些房屋因为长久没有修缮,大多十分破旧。那天,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村子的时候,简直以为自己闯进了一个噩梦中。”
是的。我来到射工村的时候,也几乎要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这个村子里弥漫着一股妖异的气氛,即使明明充满了人气,仍然是给人一种不现实的感觉。这个人那时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一片荒凉,只怕感到的是荒谬了。
“以后?”我喃喃地说着,似乎已经沉入梦乡。
“就在这间屋子里,我看见了一个老人。”他的声音一下子变得如此虚无,“一个老得难以想象的老人……”
***
“柳文渊,你终于回来了。”
老人的声音有些发颤。柳文渊放下手提箱,抢上前去,道:“五叔,别人都没回来?”
“除了阿昌,没旁人了。”老人的话里有些迷惘,“我也快不行了,托人给你捎信,就怕撑不到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