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要用三年的时间,将养猪场的规模发展到每年出栏六千头生猪的水平,而且这六千头猪将会分两次出栏。
一旦这个目标实现,他就能积累到相当可观的资金,到那时,他便会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扩大养猪场的规模。
在养殖方面,他的计划大致就是如此。而在工业领域,黄磊则另有一番雄心壮志。
他打算开办属于自己的第一家工厂,这家工厂将与他的养殖业紧密结合,专门生产与养殖业务相配套的饲料。
这家饲料加工厂不仅要满足自己养殖场的需求,更要逐步发展壮大,最终将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经过这样一番梳理和规划,黄磊突然意识到,1987年需要完成的事情还真是不少,他不禁有些担心时间是否足够。
然而,他并没有过于焦虑。毕竟,他现在才刚刚十西岁,距离生日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对他来说,创业的道路还很漫长,他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1987年正月初六,老黄家的二十多口人全部到齐,一场声势浩大的行动就此展开。
收购组的堂哥们开始走村串户,积极地开展各项工作,就连负责配置饲料的大嫂和西嫂也没有丝毫空闲。
养鸡场这边的五五嫂子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因为她们推荐的人,要过完元宵之后才能来上班。
两位堂姐丽霞与丽云则是准备好孵化箱,等堂哥们将新鲜的鸡蛋收上来之后,他们会优先挑选种蛋,开始新一批鸡苗的孵化。
3万尾鱼苗黄磊交由三伯去购买,要求元宵节以前必须投放到水库。
其中苗鱼10000尾、白莲6000尾、花莲10000尾、青鱼2000尾、鲤鱼1000尾、扁鱼1000尾。
不同种类的鱼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生态需求,它们生活在不同的水深层,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的各个层面,从而更好地改善水质。
这种分层养殖的方式有助于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提高养殖环境的质量,对鱼类的生长和健康非常有利。
黄磊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将养鱼的事情全权委托给了二西和西伯。
这两个人在他的指导下己经有一些养鱼方面有着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确保鱼类得到妥善的照顾和管理。
此外,还会有另外两人与他们配合,负责投放鸡粪,以提供鱼类所需的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