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刻,现代灵魂温执玉与古代寡妇李纨的身份,在母性的本能中奇异地融合了。她无比庆幸,在现代社会时,因为闺蜜怀孕生子,她陪着上了不少育儿课,看了许多育儿书籍,对婴儿喂养、早期教育这些知识还算有些储备,否则面对这小小的人儿,真不知从何下手。
不一会儿,碧月端着一个小陶碗和一小块处理好的南瓜回来了。李纨将贾兰交给竹韵抱着,自己则起身,带着碧月走向后罩房那间刚刚垒好灶台、还散发着泥土和石灰味道的小厨房。
这小小的厨房,此刻便是她的战场。
她亲自将淘洗干净的新米放入一个小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又将那小块金黄的南瓜切成极薄的小片。灶膛里,夏露己经按照吩咐生起了小火,火苗温柔地舔舐着锅底。
李纨专注地看着火候,不时用木勺轻轻搅动。米粒在清水中慢慢舒展、开花,散发出纯净的米香。待米粒煮得软烂,米汤变得浓稠,她才将南瓜薄片放入锅中,继续用小火慢熬。南瓜渐渐融化,与米粥融为一体,将粥染成了温暖诱人的金黄色。
关火,稍微冷却。李纨命素月拿来干净的纱布 自己接过纱布将粥过滤一遍,滤掉可能残留的米粒硬芯和未融化的南瓜纤维,得到极其细腻顺滑的米糊。
李纨将粥滴一滴在手腕内侧试温,温热不烫手(约40℃)即可食用。
碧月在旁边看着李纨动作娴熟、一丝不苟地操作,过滤时更是小心翼翼,眼中充满了惊奇。她从未见过有人如此精细地为婴儿准备吃食。
李纨将过滤好的、温度适宜的金黄色米糊盛入一个干净的白瓷小碗里,用一把普通的小银勺舀起一点点,回到东耳房。
“来,兰儿,尝尝娘给你做的糊糊。” 李纨坐在暖炕边,示意竹韵将贾兰抱好。她用小勺舀起极少的一点糊糊,轻轻碰了碰贾兰的嘴唇。
贾兰本能地张开小嘴,粉嫩的舌头试探性地舔了舔。温热的、带着淡淡米香和南瓜清甜的味道在口中化开。他似乎觉得新奇,小嘴吧唧了两下,乌溜溜的眼睛看着李纨,小手还挥舞了一下。
李纨笑了,这是她穿越以来,第一个发自内心的、温暖的笑容。她又舀起一点点,这次贾兰主动张开了小嘴,将糊糊吃了进去,小脸上似乎露出满足的神情。
“大奶奶,兰哥儿……他肯吃您做的糊糊!” 竹韵惊喜地低呼。杨嬷嬷也凑过来看,脸上同样带着惊奇。要知道,之前试着喂兰哥儿米汤,他可是不太乐意的。
“刚开始,量要少,要稀。” 李纨耐心地喂着,一边对竹韵和杨嬷嬷讲解,“一次就喂这么几小勺,让他尝尝味道,适应一下。慢慢再加量和稠度。记住,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观察几天,看他有没有拉肚子、起疹子等不适。没有的话,才能加另一种。”
竹韵和杨嬷嬷听得连连点头,只觉得大奶奶懂得真多,虽然有些说法闻所未闻(比如“添加一种新食物”、“观察过敏”),但听起来极有道理。
喂完几小勺南瓜米糊,李纨用柔软的细棉布帕子轻轻擦干净贾兰的小嘴和小手。小家伙似乎意犹未尽,咂吧着小嘴,看着空碗。
“好了,今天先尝尝味道。明天我们再做。” 李纨放下碗,又想起一事,“竹韵,以后每日辰时(上午7-9点)之后,巳时(上午9-11点)之前,或者申时(下午3-5点)之后,只要日头不烈,天气晴好,就抱着兰哥儿到咱们院子里,或者去后面那块空地上走走,让他晒晒太阳。每次不用太久,一刻钟(约15分钟)就好,注意别晒着他的小脸和眼睛。”
“晒太阳?”竹韵更困惑了。
“嗯,”李纨点点头,用她们能理解的方式解释,“日头暖和,晒晒对兰哥儿的筋骨好,能让他长得更结实,少生病。” 她无法解释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的科学原理,只能用最朴素的“晒太阳身体好”来传达。
竹韵虽然不解其中深意,但大奶奶吩咐了,自然照办:“是,奴婢记下了。”
看着竹韵抱着吃饱了、开始有些困倦打哈欠的贾兰轻轻拍哄,李纨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小小的、亲手烹制的米糊,这科学的喂养安排,仿佛是她在这个陌生世界投下的第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虽小,却让她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掌控生活的可能。
她走到窗边,看着后院那片荒芜的空地。阳光正好,暖暖地洒在地上。或许,那里可以开垦出来,种些应季的蔬菜?新鲜的食材,是美味的基础。
关起院门,低调养娃,研究美食的日子,正伴随着贾兰满足的吧唧声和温暖的阳光,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