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 > 第21章 草莽龙庭,雷霆一诺

第21章 草莽龙庭,雷霆一诺

来了!核心的问题!

于学忠心中凛然,知道这是对他心性和诚意的直接考验。他迎着张作相的目光,毫不回避,坦然道:“回辅帅,是卑职指挥的。彼时各为其主,军令如山,唯有死战。卑职手下数百弟兄,大多……埋骨长辛店了。”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沉痛。他承认了战绩,但也点明了军人的本分和惨烈的代价,更流露出对袍泽的悲悯,巧妙地避开了“与奉军为敌”的指责意味。

张作相吹茶的动作顿了一下,抬眼深深看了于学忠一眼,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任何一丝虚伪或狡辩。然而于学忠的眼神坦荡、清澈,只有军人的刚毅和对逝者的哀伤。张作相微微颔首,没再追问长辛店的事,转而问道:“既在吴子玉处做得好好的营长,为何又去投了冯焕章?如今怎么又想着回关外?”

这个问题更为尖锐,直指于学忠的忠诚与动机。

于学忠深吸一口气,将早已斟酌好的话语清晰道出:“回辅帅,中原大战,吴大帅兵败,部队星散。卑职当时身陷重围,身受重伤,为冯总司令所救。伤愈后,冯总司令曾挽留卑职在西北军效力。然卑职思虑再三,深感中原混战,非为国家民族之福,徒令亲者痛仇者快!而关外家乡,在大帅治理下,保境安民,根基日固。且强邻环伺,虎视眈眈!学忠身为东北男儿,自当以守卫桑梓、巩固边防为己任!是以辞别冯总司令,甘冒风险,辗转千里,只为投效大帅麾下,为家乡父老尽一份戍边守土之力!此心天地可鉴!”他语气铿锵,情感真挚,将“思乡”、“保境”、“御外”作为核心动机,既解释了投冯是“报恩”,又强调了回归东北是“大义”与“本分”,完全隐去了冯玉祥的政治理念影响。

张作相静静地听着,手指在光滑的紫檀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有节奏的轻响。花厅内一片寂静,只有炭盆里银炭燃烧的细微噼啪声。于学忠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有力的搏动。他知道,这番话能否打动眼前这位以稳健着称的奉系元老,将决定他的生死去留。

良久,张作相缓缓放下茶碗,目光重新落在于学忠身上,平和的眼神深处似乎多了一丝温度:“嗯。说得实在。当兵吃粮,各为其主,不丢人。难得你心系故土,有这份保境安民的心思。”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孝侯(于学忠字),奉天不比别处。帅府里……规矩多,水也深。你这身份,又是从冯焕章那边过来的,怕是要受些委屈,从低处做起。你可愿意?”

“卑职明白!”于学忠立刻起身,再次肃立,“学忠此来,非为高官厚禄,只为报效桑梓!无论担任何职,身处何地,必当恪尽职守,绝无怨言!甘愿从一小卒做起!”

“小卒?”张作相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真正的笑意,“那倒不至于。我张作相引荐的人,若真让你去当大头兵,岂不是打我的脸?”他沉吟片刻,似乎在做最后的权衡,“这样吧,眼下讲武堂正缺有实战经验的教官。你先去讲武堂,挂个上尉教育副官的衔儿,协助训练学员。那里清静些,也能让你熟悉熟悉咱们东北军的规矩和人事。你看如何?”

讲武堂!东北军的摇篮!

于学忠心中狂喜!这简直是意外之喜!不仅能避开帅府初期的漩涡,更能进入奉军未来的军官体系,在青年军官中建立自己的根基!他强压住激动,抱拳躬身,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谢辅帅栽培!学忠定当竭尽全力,不负辅帅厚望!”

“嗯。”张作相满意地点点头,拿起桌上的毛笔,“我给你写个条子。你拿着去讲武堂找教育长熙洽报到。”他一边写,一边看似随意地补充道,“在讲武堂,少说,多看,多学。把你在保定学的本事,还有在直系、西北军见到的真东西,都拿出来。咱们东北军,要的是能打仗的真人才!”

“卑职谨记辅帅教诲!”于学忠双手接过那张墨迹未干的便笺,如同捧着千斤重担,也如同捧着一道通往新生的曙光。他知道,这条看似平缓的路径,实则通向东北军的心脏。而他的第一步,终于在张作相这位“伯乐”的提携下,稳稳地踏在了奉天这片虎踞龙盘的土地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