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 > 第18章 奉天城外,虎穴初叩

第18章 奉天城外,虎穴初叩

僻处找了一家不起眼的小客栈住下。张树声出去打探消息,于学忠则独自留在简陋的房间里。他拿出冯玉祥那封写给张作霖的引荐信,反复摩挲着粗糙的信封。这封信,是他叩开大帅府虎穴之门的敲门砖,也可能是催命符。信中措辞如何?冯玉祥会如何评价他长辛店的抵抗?张作霖看到这封信,会是什么反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窗外传来报童尖锐的叫卖声:“看报看报!张大帅接见日本关东军司令官!中日亲善,共保满洲安宁!”“看报看报!郭松龄叛军残部流窜热河,大帅严令剿灭,格杀勿论!”

于学忠的心猛地一沉。¨h¨u_a,n_x*i~a*n-g.j·i+.~n+e¨t¨郭松龄反奉失败被杀的消息他已知晓,但“格杀勿论”的严令,以及奉天城内这浓重的亲日氛围,都让他感到一种刺骨的寒意。他此行,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

傍晚,张树声带回消息,脸色凝重:“打听清楚了。大帅府门禁森严,等闲人根本靠不了前。想递帖子求见,得先过秘书长许兰洲那一关。这许兰洲,是杨宇霆的心腹,出了名的难缠,贪财好货,架子大得很。而且……”他压低声音,“听说大帅这两天心情极差,郭鬼子(郭松龄)的事让他雷霆震怒,府里刚打死了两个办事不利的副官!”

房间里的油灯灯芯噼啪爆了一下,昏黄的光线在于学忠脸上跳跃,映出他紧锁的眉头和深邃的眼神。

“许兰洲……”于学忠沉吟着。这个名字他听说过,是张作霖身边掌管文书机要的关键人物,位不高却权极重,是杨宇霆在府中的耳目。冯玉祥的信能否递到张作霖面前,此人至关重要。

“银子还剩下多少?”于学忠问。

张树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打开,里面是所剩无几的十几块大洋和一些零散的铜元。“路上打点、住店花销不少,就剩这些了。这许兰洲胃口不小,这点钱……怕是连门房都喂不饱。”

于学忠的目光落在桌上那块黄铜怀表上。冯玉祥赠表时的情景历历在目——“若觉事不可为,性命攸关……这怀表,或可换你一条生路!”

他沉默良久,眼神中挣扎与决断交织。最终,他深吸一口气,拿起那块沉甸甸、刻着十字架的怀表,递向张树声:“张营长,这个,你拿着。明天一早,你去大帅府门房,就说有要事求见许秘书长,是为故人引荐一位干才。先把这点钱给门房,然后……把这个交给许兰洲的人,就说是一点家乡的土仪,不成敬意。”

张树声看着那块磨得发亮的旧怀表,又看看于学忠坚定的眼神,明白了他的决心。他郑重地接过怀表,点了点头:“于营长放心!我张树声一定把话和东西带到!”

次日清晨,奉天城笼罩在灰蒙蒙的寒气中。大帅府——这座融合了中式威严与俄式坚固的巨大建筑群,如同盘踞在城中的钢铁巨兽。高耸的门楼前,全副武装的卫兵钉子般站立,刺刀闪着幽光。朱漆大门紧闭,只开着旁边一扇沉重的侧门,进出之人皆需严格盘查。

张树声换上了一身相对体面的棉袍,来到侧门旁的门房。门房里坐着几个穿着呢子军装、叼着烟卷的卫兵,眼神倨傲地打量着每一个靠近的人。

“老总,辛苦!”张树声满脸堆笑,凑上前去,熟练地将那卷所剩无几的银元塞进一个看似小头目的卫兵手里,“小的想求见许秘书长,有封要紧的书信呈递,是为一位故人引荐一位干才。烦请老总通禀一声。”

卫兵小头目掂了掂银元,撇撇嘴,显然嫌少:“许秘书长?是你想见就能见的?什么故人?什么干才?说清楚点!”

“这……是西北冯总司令的信,引荐一位姓于的营长……”张树声低声说道。

“冯玉祥?”卫兵小头目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混杂着轻蔑与警惕的神色,“那个倒戈将军?他的信……”他拖长了音调,显然并不当回事。

张树声心一横,从怀里掏出那块用红绸布仔细包裹的怀表,小心翼翼地递过去:“老总,一点小意思,给秘书长添个茶钱。劳您大驾,务必通禀一声,就说……就说故人之情,皆在此物之中。秘书长一看便知。”

卫兵小头目看到红绸布包裹,眼睛亮了一下。他接过包裹,入手沉甸甸的,打开一角,看到那黄铜表壳和模糊的十字架,脸上闪过一丝讶异。他掂量了一下,又看了看张树声脸上那近乎恳求的神色,终于点点头:“等着!”说完,拿着红绸包裹,转身进了侧门。

等待的时间漫长而煎熬。门房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