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 > 第3章 庚子烽烟惊乡梦

第3章 庚子烽烟惊乡梦

伤兵突然抽搐着抓住于学忠的衣角:"小兄弟...帮我...把腰牌...送回保定..."

铜制腰牌沾着黑血,上面"新建陆军第三镇"七个字已经模糊。于学忠想起塾师讲过的故事:当年戚继光抗倭,也是十六岁承袭父亲的军职。

于学忠踹开自家院门时,夕阳正照在堂屋的棺材上。母亲瘫坐在满地纸钱中间,发间簪着朵惨白的丧花。他踉跄着扑到棺材前,看见父亲穿着簇新的朝服,脸色却比纸钱还白。

!"你爹去县衙理论..."母亲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俄国人说...说朝廷命官要当众正法..."

于学忠掀开父亲衣领的手抖得厉害。那道紫黑色的勒痕陷在喉结下方,正是朝廷处决人犯用的弓弦绞痕。供桌上的《论语》翻开着,父亲用朱笔圈出的"见义不为,无勇也"几个字刺得眼睛生疼。

院外突然传来表兄的喊叫。于学忠抄起顶门杠冲出去,看见村口粮仓腾起冲天火光。十几个骑马的影子在火光中晃动,钢盔反射着妖异的红光。

后山的祖坟地里,于学忠跪在未立碑的新坟前。月光照亮他手里两样东西:半块刻着"新建陆军"的腰牌,和父亲临终前攥着的奏折残页。纸上的"请练新军"四个朱批大字被血浸透,边角还留着马蹄印。

"孝侯!"表兄提着灯笼追来,"族长说要连夜进山..."话音戛然而止——他看见表弟正在用腰牌刮去头顶的发辫。割断的头发落在坟头,像给新坟覆了层黑纱。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于学忠站在山岗上回望村庄。三十七处火头把夜空染成橘红色,俄国骑兵的火把在田间游弋如萤火。他摸出怀里染血的《左传》,一页页撕碎撒向山谷。纸灰被热风卷起,混着远处飘来的哭喊声,在他眼前幻化成塾师讲过的修罗场。

猎户老赵头递来土造火铳时,发现少年眼里有团烧着的火。更远处,十几个青壮年正沉默地聚拢过来,手里攥着镰刀、斧头和从死人身上扒下的步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