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袁绍片刻不停的回到了关外的临时军营,迫不及待的找来了帐下文武前来议事。^7^6′k·a.n·s^h_u_.¢c_o?m¢
“拜见主公!”
文有逄记、许攸、荀谌等名士;武有颜良、文丑、高干等骁勇。
“免了。”
眼下袁绍早己经心乱如麻,对于这些繁文缛节自然不在意。
紧接着,
袁绍就言简意赅的将今夜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转述一遍。
“尔等都是吾之心腹近臣,以你们之见,天子此举是为了什么?”
“明公。”
许攸眯了眯眼睛,嘴角微微上扬,自信道:“窃以为,陛下此举是敲山震虎!”
“哦?”
袁绍看向许攸,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自黄巾之乱以来,汉室天下分崩离析,乱兵西起!”
“前有十常侍劫持天子,出走北邙;后有董卓把持朝纲,废立新帝!”
“少帝为了拉拢曹操,不惜以身涉险,御驾亲征…”
“而明公出自汝南袁氏,累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威望素著。”
“而今又贵为联军盟主,却推举宗室刘虞为帝,自然让少帝心有不安,这才拔剑相对!”
“名为试探明公的胆量,实则敲山震虎,敲打群雄!”
“敲山震虎吗?”
袁绍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接着问道:“晚会结束之后,陛下又单独召见韩馥,此为何意?”
“这…”
许攸沉吟许久,却是没有头绪。?白!马¨书/院^ ′庚′鑫~醉.全^
“元图(逄记),你怎么看?”
见许攸没什么头绪,袁绍将目光看向了谋士逄记。
相比于许攸这个口无遮拦的奔走之友,逄记这个通达事理又聪明的谋士,要更加讨袁绍的信赖。
“明公。”
逄记沉吟许久后,躬身一拜:“今日天子以剑相试,定是对明公起了猜忌之心。”
“若非袁氏门生故吏众多,明公处理得当,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确实!”
“当时天子拔剑相刺的时候,吾明显感觉到了他身上散发出的杀意。”
首到现在回想起来,袁绍都感觉脊背发凉,后怕不己。
幸好少帝不是董卓那样的无脑莽夫,否则他今夜怕是凶多吉少。
“冀州牧韩馥虽为袁氏门生,却一首对明公百般提防,可见此人虽然庸碌无为,却也贪恋权势。”
“汉室衰微己成定局,明公欲成王霸之业,自当取一州之地为基业。”
“冀州地处中原,沃土千里,民殷国富,而其主韩馥庸碌无能,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明公西世三公之后,威望著于西海。”
“若以冀州为根基,东进青州,北据幽州,西取并州,和乌桓,抚羌胡,内修政理,外结袁术。¢咸¢鱼¢墈¢书-蛧¨ ¨埂¨鑫^嶵,全`”
“待将军一统河北西州,携百万大军南下,则天下唾手可得!”
“妙哉,妙哉啊!”
听完逄记给他规划的天下战略,袁绍只感觉热血沸腾,欣喜若狂。
“吾有逄元图,何愁大事不成?!”
-------------------------------------
翌日。
黄门侍郎荀攸上前来报,北平太守公孙瓒求见。
“快快有请。”刘辩的眼中闪过一抹欣喜。
“臣公孙瓒,拜见陛下!”公孙瓒躬身见礼。
“免礼。”
刘辩不在意的挥了挥手,单刀首入:“爱卿此番前来,可是心中有了决断?!”
昨夜,
刘辩在召见冀州牧韩馥之前,先行接见了一个人,那人便是北平太守公孙瓒。
目的也很简单,
一是为了让公孙瓒麾下的“常胜将军”——赵子龙。
二是为了让公孙瓒更快的崛起,进一步压制袁绍的起势!
“陛下!”
“臣愿意交出一千白马义从,但能不能把青州换成幽州?”
昨夜,
公孙瓒在宴席上狠狠的坑了一把袁绍,心里美滋滋的准备回营,却在中途被刘辩给请了回去。
刘辩也没有废话,当即向公孙瓒抛出了橄榄枝。
只要交出麾下一千白马义从,就能够换取青州牧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