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
在刘辩拔剑刺向袁绍的一瞬间,整个宴会厅都乱成了一团。?s-o·s^o¢x!s!w*.*c·o+m+
“陛下,不可冲动啊!”
“呔!休想吾主!”
“陛下....”
荀攸、士孙瑞、曹操、刘备这些人连忙出声劝阻,颜良、文丑则是拔剑准备救人,却被王越、关羽、张飞、典韦诸将团团围住。
虽然只有数步之遥,却宛若一道天堑,不得寸进!
公孙瓒、韩馥、刘岱这些诸侯则是面色各异,或是幸灾乐祸、或是面露惊惧之色。
此刻,
刘辩的剑己经刺向了袁绍,袁绍本能的想要躲避,却根本没有躲避的空间。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长剑在瞳孔中不断的放大,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股恐惧到极致的窒息感,令他难以喘息。
“哈哈哈哈....”
剑尖在距离袁绍面门一寸的时候,稳稳的停了下来,刘辩放声笑道:“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刘辩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袁绍,这才缓缓的收回天子剑,自顾自的回到了上首,戏谑道:“素闻袁本初乃天下英雄,朕一时兴起,以剑试之,方知传闻非虚。”
“汉室能够有本初这样的忠贞英雄,实乃朕之幸事,山河社稷之福啊!”
“谢陛下赞誉,臣惶恐!”
袁绍清楚这是刘辩故意给他的下马威,当下也顾不得心中的惊惶,强行扯出一抹笑容回应。`精·武*暁/税?蛧^ ·勉′沸?越,毒+
“本初。”
“凡事过犹不及!”
“汝南袁氏如今就剩下你与袁公路,汝身为长兄,当勉励之!”
刘辩之所以用剑试袁绍,自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刻意为之!
袁绍推举幽州牧刘虞为帝自然是心怀不轨,但他将韩馥这些诸侯出来挡枪,明摆着是想要借众人之势,逼迫刘辩揭过此事。
而刘辩则是借机拿袁绍立威,此举既是敲打袁绍,也是在敲打在座的诸侯!
“谢陛下!”
袁绍又一次拜谢天子,这才与众人各自归座。
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顿时消散于无形,但颜良、文丑眼中的忌惮与警惕却是更浓了几分。
“可惜了。”
看着神色归复于平静的袁绍,刘辩暗自感慨。
有一说一,
袁绍占据绝对的优势却屡屡败给了曹操,成为了曹魏的垫脚石,导致他的评价多为贬义。
历史上最常见的就是曹操对袁绍的评价:“本初志大而智小,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但,
袁绍能够以庶出子的身份,逐一河北!
坐拥百万雄师,成为天下第一诸侯。+二,8\看,书/徃^ \免.肺·岳+黩,
即便袁绍先后经历官渡、仓亭两场大败,曹操依旧用了八年的时间,才统一了河北西洲。
由此可见,
袁绍绝非是一个庸碌之辈,只是比曹操少了一些天命!
眼下的局势是想要杀死袁绍,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并不高,所以他拔剑既是为了敲打,也是为了逼袁绍露出破绽!
只可惜,
现在的袁绍还是那个歧董的袁神,并没有给刘辩借题发挥的机会!
要知道。
华夏历来都讲究——师出有名!
没有足够的理由杀袁绍,所产生的影响会动摇到刘辩的国本。
因为汉高祖创立汉朝以来,汉武帝确立施行察举制度。
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本意是为国家选拔才学出众、品德兼优的人才进入朝廷做官,造福万民。
然而。
举察制度的选人权在地方长官的手中,举荐之人政绩突出,郡守就会获“知人”的美誉。
反之,
被荐举者的政绩不佳,郡守也会因“举吏不实”受牵连,乃至获罪免官。
因此,
荐主和被举荐人就成了师生关系,在利益上也是共进退的利益共同体,逐渐演变成了门生故吏的主君。
也就是说,
在士人和百官的眼中除了刘辩这位国君,还有一个就是推举他们入仕的主君。
皇权稳固,则共享太平,皇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