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因为母亲的出身而被人瞧不起,同父异母的袁术更是以此为耻,称其为“家奴”。
可袁逢将袁绍过继给兄长袁成之后,袁绍摇身一变,成了袁成一脉的嫡子。
袁绍更是在守孝斩衰的六年时间里,不仅赢得了真孝子美誉。
更是接过了左中郎将袁成的政治遗产,与过去的身份切割,逐渐成了清流派士人的领袖。
折节下士、清流党派的领袖因为董卓而逃到了渤海,韩馥这个被董卓上表的冀州牧自然是寝食难安,唯恐袁绍会借着袁氏的声望,将他给赶下去。
消息很快传到了渤海。
袁绍看着手中的两份内容相似,却不尽相同的讨董檄文,陷入了沉思。
“怪哉。”
“这一份讨董檄文来自东郡太守桥瑁,想来是出自叔父的手笔,可曹孟德这一份讨董檄文,是何用意?”
袁隗想要布下这一盘大棋,自然免不了要跟袁绍沟通。
只是书信中并没有将具体的内容并告诉袁绍,只是让他配合檄文,举兵响应。
但以袁绍的智慧不难猜出,东郡太守桥瑁是得到了袁隗的授意。
可曹操的操作无疑是将袁氏给推到了台前,置袁氏于险境,这显然不是袁隗的手笔。
究竟是何人所为?
“使君。”
“韩州牧派人传来书信,让我们举兵响应,他自领大军护送粮草辎重在后。”
麾下谋士逄纪的声音响起,将袁绍给拉回现实。
“哼!”
“韩文杰这老东西向来胆小怕事,今番倒是反应迅速,背后定有高人相助啊。”
袁绍眼眸中闪过一丝不屑,还有一抹羡慕。
冀州可是天下十三州中位列第二,仅次于京畿重地的司隶校尉部,无论是地理位置、人口还是经济都是首屈一指。
谁看了不眼红?!
“使君。”
“当今天下动荡不休,明公欲成大事,必先占据一州之地,方能安身立命。”
“冀州强大充实,其主韩馥才能平庸,明公何不取而代之?”
逄纪最是清楚袁绍的远大志向,看着心有不甘的袁绍,顺势劝谏起来。
“唉。”
“韩馥虽然庸碌无能,可架不住他手底下能人辈出,我们粮草尚要仰仗韩馥资助,想要取而代之,谈何容易?”
“明公。”
逄纪对着上首的袁绍拱手一拜:“我有一计,可助明公拿下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