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袁隗的掾吏。
也正是有了袁氏门生的这一层身份,短短数年的时间,董卓就先后出任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
拜将封侯。
可即便董卓因功封为斄乡侯,封邑千户,依旧无法改变自己寒微的出身,以及士人的眼光。
“蔡邕、荀爽、韩融、陈纪这些人,哪一个不是某家强征来的?就连何进征召的幕僚,我也待之甚厚。”
“袁绍、王匡、鲍信、荀彧这些人呢?某家让他们担任要职,却先后弃官而去。”
“文忧,你老实告诉某,他们这些士人清流,真的能够为我所用吗?”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李儒自然也清楚董卓因为出身的问题,一首被士族集团和官僚党派所排挤。
稍有哪里做的有些出格,就会被士人大书特书!
横加指责!
因此。
哪怕董卓己经为众多党人平反昭雪,并大量任用贤士,征召名流为己用,效果并不显著。
“请相国放心,时间会改变一切!”
“只要等陛下明日元服亲政之后,就能逐渐瓦解袁氏的权利,继而独揽朝纲。”
“说来说去,就是让某等!”
董卓恶狠狠的瞪了一眼李儒,拍案而起:“可某家这口恶气咽不下去,如何能等?”
“既然袁氏势大,那某就拿这些太学生开刀,某倒要看看是出身重要,还是他们的性命重要。”
董卓不顾李儒的劝阻,随意找了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将一众太学生扣押入狱。
如此残暴的行径,更是惹来了众多的非议!
袁隗虽然对此十分的不满,却也碍于董卓的狠戾,只能将此事呈报给天子定夺。
“很好。”
“不愧是凶名在外的董卓,行事手段就是简单粗暴!”
看到董卓不管不顾的将一众太学生收押入狱,对于这样的行事风格很是喜欢。
“陛下。”
“这些太学生的身世背景错综复杂,涵盖了大部分的士族豪门,朝中有不少官员都在上书弹劾董卓。”
黄门侍郎荀攸恭敬的站在一旁,向刘辩陈述个中的利害关系。
“无妨。”
“先让他们在狱中冷静冷静,那些奏书一概当做不知道。”
刘辩笑着摆了摆手,对此不以为意。
锦上添花哪里比的上雪中送炭?
只有让这些自视甚高的权贵子弟知道害怕的时候,自己出手相救才能汲取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