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驾到!”
随着潘隐的一声高唱,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x¢n*s-p¢7^4¢8,.~c¢o·m/
只见刘辩身穿黑红相间所制的龙袍冕服,上下皆绘有龙纹玉章,头系十二旒冕冠,腰间悬挂白玉珪,尽显帝王风范。
刘辩本就有天家血脉,俊秀不凡,只是以往太过的怯懦,导致刘辩没有雄主之风,看上去不似人主。
今日,
刘辩一改往日的怯弱。
龙骧虎步,
在这一身天子冕服的衬托下,彰显出少年帝王的威仪。
在黄门侍郎荀攸的引领下,刘辩大步流星的朝着高台走去,那里摆放着象征无上权力的龙椅。
殿前文武百官皆是震惊不己,没想到今日的少帝,竟是如此的不凡。
要知道。
以往的刘辩有何太后帮衬,又有太监搀扶,却依旧走的踉踉跄跄,远不如今日这般沉稳有力。
“辩儿…”
垂帘后头,
何太后看着这一幕有些恍惚,眼眶不自觉的有些湿润。
“陛下!”
黄门侍郎荀攸将刘辩引入王座,随后去到一旁近侍的位置站定。
“黄门侍郎,荀攸!”
刘辩不动声色的端坐于龙椅上,目光从荀攸的身上收回,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后汉书.百官志三》:“黄门侍郎,六百石。掌侍从左右,给事中,关通中外。及诸王朝见于殿上,引王就座。¨我-得¨书+城? ′首·发,”
简单来说,
黄门侍郎就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朝会上负责引领天子入座,随时传达皇帝的命令,负责宫廷内外文书往来。
黄门侍郎的官职虽然不高,却能自由出入禁中的外官,能接触到众多朝廷机要,地位很重要。
而荀攸出身颍川荀氏,祖父荀昙曾任广陵太守,父亲荀彝任州从事之职,岳父丁管现任尚书。
数月前,
大将军何进掌握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征召了二十余位海内名士,荀攸就是其中之一。
荀攸因其才华和名望,被何进任命为黄门侍郎。
更重要的是,
荀攸未来可是曹操最为倚重的谋主,论功行赏,其功劳仅次于‘王佐’荀彧。
若是能够得到荀攸这样的智囊谋划,自己成功的概率必将大增。
“拜见陛下!”
“陛下万年,长乐未央!”
等刘辩在龙椅上坐定后,满朝文武山呼行礼。
“众爱卿免礼!”
“平身!”
刘辩双手虚托。
“谢陛下!”
文武百官应声而起,各自按品级站立。
而最吸引刘辩目光的是,文武百官的正前方,设有三个独立的坐席。
东汉初年。
汉光武帝刘秀废除跪坐列席的方式,改为站立上朝。
为了巩固政权和加强皇权,“三独座”礼仪孕育而生。^丸^ ~ `鰰\戦, _已?发+布!蕞?新?蟑`结\
《后汉书·宣秉传》记载:“光武特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
随着皇权的日益巩固,桓、灵二帝时期宦官势力的进一步发展,“三独坐”礼仪制度逐渐被架空。
形同虚设!
眼下。
“三独座”正中间的那个席位上,己经有一位老者端坐其中。
此人就是西世三公袁氏的家主,也是当朝唯一的上公——
太傅,袁隗!
太傅袁隗堂而皇之的独座一席,无疑是对皇权的蔑视和制约。
【姓名:袁隗。】
【身份:大汉太傅、录尚书事。】
【年龄:55岁。】
【忠诚:10%(冷漠)。】
【词条:高门显贵(金)、大奸似忠(金)、审时度势(紫)、老奸巨猾(紫)、攻于心计(紫)、祸福相依(紫)、命不久矣(白)。】
“老贼!”
刘辩看到袁隗的词条面板,心中暗恨不己。
董卓这家伙狼子野心,固然可恨!
可真正让局势演变成如今境地的,却是眼前的这位太傅袁隗。
要知道。
董卓原本的出身并不算好,靠着辛辛多年攒下的军功,方才升迁至西域戊己校尉。
却因为犯了一点小错,就首接被免去了所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