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命理探源【译注】 > 第75章 论病药

第75章 论病药

《命理探源》中的“论病药”是袁树珊八字命理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围绕八字中的五行失衡与调和展开,强调通过“病”与“药”的动态关系解析命运吉凶。

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一、病与药的定义

1. 病:指八字中破坏平衡的元素,包括五行太过(如四柱纯土导致“土重埋金”)、不及(如水日干“财多身弱”)、偏枯(如金旺火弱)或十神冲突(如用财见比肩)。

这些失衡会引发命理缺陷,如同疾病影响人生运势。

2. 药:指调和或克制“病”的元素,通过五行生克或十神关系恢复平衡。

例如,土过旺需木克制,比肩夺财需官杀制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核心观点

1. 有病方为贵:袁树珊认为八字的不平衡性是产生富贵的关键。

“病重而得药,大富大贵之人;病轻而得药,小富小贵之人;无病无药,不富不贵之人”。

这种观点与张神峰的病药说一脉相承,但袁树珊更强调“中和”与“病药”的结合,避免极端失衡。

2. 动态平衡:病药需结合大运、流年动态分析。

原局之病需大运来治,大运之病需流年来治,形成“治病一时爽,停药火葬场”的起伏特性。

三、病的分类与药的选择

1. 病的类型:

五行失衡:如金旺无制、水弱受克。

十神冲突:如用官见伤、用财见劫。

寒暖燥湿:如冬生八字寒湿需火调候,夏生八字燥热需水润泽。

2. 药的原则:

对症施治:根据病的类型选择相应的药,如“用财见比肩为病,喜官杀为药”。

药需有力:药需得时得地,避免虚浮无力或过强引发新失衡。

保护用神:药需有辅助元素(如通关、制化),防止被克制。

四、与中医理论的联系

袁树珊出身中医世家,其病药理论借鉴了中医的五行平衡与辨证论治思想。

例如: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日主弱需印比生扶,强需财官克耗。

寒则温之,热则凉之:命局寒湿用暖火,燥热用润水。

整体观念:强调八字全局的调和,而非局部治疗。

五、实践应用与案例

1. 大运流年分析:病药需结合岁运变化。

例如,原局火旺缺水,行水运为得药,反之加重病情。

2. 名人案例:袁树珊为蒋介石批命时,指出其八字中火燥土旺制亥水,需水调候,并预言“胜不离川,败不离湾”,暗合其命运轨迹。

六、理论争议与创新

1. 争议:部分学者认为袁树珊过度强调“病药”,忽视纯粹中和的贵格。

陈素庵批评其“无病无药即平庸”的观点,认为大富大贵者亦可能八字纯粹。

2. 创新:袁树珊融合西方科学思维,通过考订古籍与实践验证病药理论,使其更具逻辑性和实用性。

总结

“论病药”是袁树珊命理体系的基石,通过“病”与“药”的辩证关系,揭示八字的潜在矛盾与化解之道。

其核心在于以动态平衡为目标,结合五行生克、十神关系及岁运变化,为命理分析提供了系统的方法论。

尽管存在争议,但其理论至今仍对八字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喜欢命理探源【译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