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扶大运:如日主为甲木,逢水生木的大运(壬癸亥子),主事业顺遂、贵人相助。
过生隐患:若大运与命局形成"母耗子滞",需通过合冲(如寅亥合木)或制化(用金克木)调整。
流年作用:如日主为庚金,流年见戊土(印星)生金,利学业或职场晋升。
若戊土过旺,反成"土多金埋"。
3. 特殊格局解析
火土成慈:火土相生且无木克,如丁未丙午戊辰己未,主仁德宽厚、慈善事业有成。
木火通明:木旺生火且火得根,如甲木生于寅月透丙火,利文化艺术成就。
四、袁树珊的创新与理论突破
1. 强调五行平衡的相对性
袁树珊提出"五行适度平衡,过多致过,过少显不足",反对僵化套用相生顺序。
例如,火旺生土本吉,但土过燥(如未戌土)反成"火炎土燥",需湿土(辰丑)调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 融合中医与命理
书中将五行相生与五脏对应(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分析疾病传变。
如肾水不足(母衰)致肝木失养(子弱),易患肝胆疾病,需通过补水生木调理。
3. 案例实证
身弱用印格:乙木日主生于申月(金旺),天干透壬水(印星),申金生壬水→印星化官杀,日主得生,富贵之格。
相生过重格:丁火日主生于卯月(木旺),地支亥卯未合木局,木多火塞,主才华被抑,需火土大运补救。
五、与其他命理流派的对比
1. 与《三命通会》的异同
相同点:均以五行生克为核心,强调"顺则相生,逆则相克"。
不同点:袁树珊更注重干支互动与根气,如天干丙火生地支戌土需戌中藏火,而《三命通会》侧重月令旺衰。
2. 与盲派命理的差异
盲派重神煞,而袁树珊主张"格局为主,神煞为辅"。
例如,天乙贵人需配合五行相生方显吉性,否则徒有虚名。
《命理探源》中的五行相生理论,以"动态平衡"为核心,既继承传统又突破创新。
袁树珊通过"根气季节十神"等维度构建了完整的分析体系,并结合案例揭示相生的吉凶辩证。
其理论对当代命理研究仍具指导意义,尤其在大运流年的推演和特殊格局的解析上,展现了传统命理学的深度与实用性。
喜欢命理探源【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