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歌》中的地支藏干口诀
《古歌》中说:
子(地支)中藏有癸水(天干)。′w^a~n!g`l′i\s.o′n¢g\.+c·o^m·
丑(地支)中藏有癸水、辛金、己土。
寅(地支)中藏有甲木,同时包含丙火、戊土。
卯(地支)中单独藏有乙木。
辰(地支)中藏有乙木、戊土,以及三分癸水(即少量癸水)。
巳(地支)中藏有庚金,同时聚集丙火、戊土。
午(地支)中藏有丁火,并包含己土。
未(地支)中藏有乙木、己土、丁火,三者同属(土、火、木的余气)。
申(地支)中藏有庚金、壬水、戊土。
酉(地支)中单独藏有辛金,且气脉旺盛。
戌(地支)中藏有辛金,以及丁火、戊土。
亥(地支)中藏有壬水、甲木,这是真实的规律。
总结:
即:
子藏癸水。
丑藏癸水、辛金、己土。
寅藏甲木、丙火、戊土。
卯藏乙木。
辰藏乙木、戊土、癸水。
巳藏庚金、丙火、戊土。
午藏丁火、己土。
未藏己土、丁火、乙木。
申藏庚金、壬水、戊土。
酉藏辛金。
戌藏辛金、丁火、戊土。
亥藏壬水、甲木。
王逵《蠡海集》的理论阐释
王逵在《蠡海集》中说:
地支(十二地支)内所藏的天干,其规律如下:
子午卯酉称为“四极”(四正之支,位于正北、正南、正东、正西),寄寓“四禄”(即天干的临官位):
子为癸水的临官(癸禄在子)。
午为丁火、己土的临官(丁、己禄在午)。
卯为乙木的临官(乙禄在卯)。
酉为辛金的临官(辛禄在酉)。
因此这四个地支各藏一阴干(癸、丁、己、乙、辛均为阴干,但午藏丁、己,需注意此处原文“各藏一阴”或为概括,实际午藏二阴干)。
辰戌丑未称为“四藏”(四库之支),寓含“四墓”(五行的墓库):
辰为水墓(癸水墓库)。
戌为火墓(丁火墓库)。
丑为金墓(辛金墓库)。
未为木墓(乙木墓库)。
因此这四个地支各藏阴干(如丑藏癸、辛、己,均为阴干)。
寅申巳亥称为“四开阖”(四孟之支,象征四季的开启),衍生“四禄”(阳干的临官位):
寅为甲木的临官(甲禄在寅)。+五¢4¢看¨书, *冕~废!跃_渎?
申为庚金的临官(庚禄在申)。
巳为丙火、戊土的临官(丙、戊禄在巳)。
亥为壬水的临官(壬禄在亥)。
因此这四个地支各藏二阳干(如寅藏甲、丙、戊,其中甲、丙、戊均为阳干,此处“二阳”或为概指,实际藏三干,但以阳干为主)。
戊土藏于辰、戌(辰戌为阳土墓库),己土藏于丑、未(丑未为阴土墓库),阴阳各归其位。
戊土也寄藏于巳(巳为戊土临官),己土寄藏于午(午为己土临官),这是根据“寄禄”(天干在地支的临官位)而藏干。
编者按:地支藏干的孟仲季分类理论
编者按:地支所藏的五行,可按“孟仲季”(四季的首、中、末月)分类,其原理有三:
1. 四孟之支(寅、申、巳、亥)——阳干的长生与临官之所
四孟是阳干(甲、丙、戊、庚、壬)“长生”(五行初生状态)和“临官”(旺盛状态)寄寓的地方:
寅:
丙火、戊土在此处“长生”(丙火长生于寅,戊土寄生寅)。
甲木在此处“临官”(甲禄在寅)。
故藏甲木、丙火、戊土。
巳:
庚金在此处“长生”(庚金长生于巳)。
丙火、戊土在此处“临官”(丙、戊禄在巳)。
故藏庚金、丙火、戊土。
申:
戊土、壬水在此处“长生”(戊土寄生申,壬水长生于申)。
庚金在此处“临官”(庚禄在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