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隐世刀锋 > 第2章 狄青南征平叛乱,黄氏受封土司始

第2章 狄青南征平叛乱,黄氏受封土司始

叛军士兵们措手不及,慌忙迎战。黄氏族人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与叛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长矛刺向叛军的胸膛,大刀砍向敌人的头颅,一时间,山谷中血肉横飞,惨叫声此起彼伏。

黄进忠身先士卒,手持一把沉重的狼牙棒,冲在最前面。他的狼牙棒砸在叛军士兵的身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瞬间将敌人砸倒在地。他一边奋勇杀敌,一边高声指挥族人作战。在他的带领下,黄氏族人越战越勇,逐渐将叛军士兵分割包围,逐一击破。

经过一番激战,叛军粮草车队被彻底摧毁,护送粮草的士兵死伤殆尽。黄进忠的族人虽然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但他们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切断了邕州城叛军的粮草供应。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宋军的士气,同时也让侬智高陷入了困境。

侬智高得知粮草被劫的消息后,心中大惊。他深知,若不能尽快解决粮草问题,邕州城内的叛军将难以维持。于是,他决定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出城迎战狄青,试图夺回粮草通道。

狄青在城外早已做好了准备,他布下天罗地网,等待着叛军的出击。当侬智高的叛军出现在视野中时,狄青立刻指挥宋军发起攻击。一时间,鼓声震天,号角吹响,宋军如潮水般涌向叛军。

狄青身先士卒,骑着高头大马,手持长枪,直取侬智高。他在战场上左冲右突,所到之处,叛军士兵纷纷倒下。黄进忠带领黄氏族人也从城东方向赶来,与狄青的军队形成了夹击之势。

叛军在两面夹击之下,阵脚大乱。侬智高见大势已去,只得弃城而逃。狄青乘胜追击,率领宋军攻克邕州城。城内的叛军在宋军的攻势下,纷纷投降或被歼灭。邕州城终于重归宋廷的统治之下。

叛乱平定后,宋仁宗对狄青和黄进忠的功绩大加赞赏。黄进忠因协助平叛有功,被敕封为邕州土司,赐予黄龙门府邸。黄龙门府邸位于邕州城的中心地带,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府邸内设有议事厅、兵械库、粮仓等设施,黄氏家族从此开始了土司的统治,世世代代守护着邕州的安宁。

黄进忠在接受封赏后,深知责任重大。他积极协助狄青安抚百姓,组织灾后重建。他下令减免百姓的赋税,鼓励农业生产,同时加强城防建设,修缮城墙和护城河。在他的治理下,邕州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繁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氏家族内部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黄世显的祖父黄定邦时期,因边疆局势多变,黄家私兵的操练和城防的修缮需要大量银两。黄定邦曾向宋廷上奏,请求拨付边防银两,却遭朝廷以 “冗费” 为由驳回。黄家无奈之下,只能自筹资金,这便成了黄氏与岑氏争夺商税利益的导火索。

黄世显继任土司后,为了筹集资金,暗中在市集征收 “保护费”。这一行为引起了岑氏家族的不满,双方的矛盾日益激化。黄世显的弟弟黄世昌对兄长的扩张政策颇有微词,他常在私底下说:“黄家若一味争利,终将引火自焚。” 黄世昌性格温和,主张与周边家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他多次劝说黄世显停止征收 “保护费”,但黄世显素来强势,根本听不进去。

黄世昌只能暗中搜集市集商人被黄家盘剥的证据,以备不时之需。他秘密联系了一些受黄家 “保护费” 所苦的商人,让他们记录下每一次被征收的金额和时间。他还派人监视黄世显的亲信黄四海,因为黄四海是黄家私军中的一颗毒瘤,他不仅暗中操纵市集的商税抽取,还与黑市商人私通,倒卖武器。

黄四海本是黄世显的结拜兄弟,自幼一起长大,关系十分密切。黄世显对他十分信任,让他负责黄家私军的日常管理。然而,黄四海却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干起了见不得人的勾当。他与黑市商人勾结,将黄家私军缴获的武器以及一些走私武器倒卖谋利。市集上的老胡便是他的眼线,表面上对岑氏客客气气,暗地里却将岑家私兵的动向传递给黄家。

老胡本是黄家的佃户,因黄进忠当年豁免了他的租赋,他便对黄家忠心耿耿。黄四海利用这一点,收买了老胡,让他在市集上为自己收集情报。老胡在市集上经营着一家绸缎铺,生意十分兴隆。他利用自己的身份,与岑氏的商队周旋,将岑家的一举一动都汇报给黄四海。

然而,黄世昌的调查却让黄四海的罪行逐渐浮出水面。黄世昌在搜集证据的过程中,结识了一位名叫林巧的女子。林巧是市集上的一名郎中,她的丈夫因无法承受黄家的 “保护费”,被黄四海的手下殴打致死。林巧怀着对丈夫的思念和对黄四海的仇恨,决定帮助黄世昌调查真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