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快穿:是男二又怎样?照不走剧情 > 第139章 农门科举十六

第139章 农门科举十六

因为考虑到徐景行是外客甚至还是舞象之年即将弱冠的男子,他被自个同门沈师兄安置在了自家的西跨院内,这里相对独立安静,还能保有一定的私密性。′精×??武t小?说?.网/o [§?无+?错~??内?容£

第二日,恰好是沐休日,一大早沈显之便带着初到京城也是自己最小的同门师弟的徐景行,坐上青棚马车,前往拜访其他两位同门。

“徐师弟,张师兄在国子监任教,家中藏书颇丰,刘师弟在鸿胪寺当差,能弄到最新的邸报,会试在即,他们或许能给你一些提议。”沈显之说这话时,马车正好行驶在结着薄冰的石板路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然而还不等徐景行开口回答,马车就已经停在张师兄的宅院门口,这位在国子监任教的同门师兄,家中极其幽静,书房里更是摞着半人高的典籍。

徐景行翻开这位同门师兄推荐的《通典》注疏,发现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会试策论最忌空泛,\"张怀仁拿起桌案上被镇纸压住的纸张,开口说道:“师弟,你可以看看有关漕运利弊的章节,今年镇淮府运河封冻的事,或许能拿来做文章。,j+c\h.h-h′h?..c¨o,m*”

见过张师兄,徐景行又同沈显之来到临近西市的刘师兄家拜访,对方一见到徐景行,就翻出自己早已弟准备好的邸报,指着其中一张说道:“近些年西北战事吃紧,这一篇是有关边军粮草调度的内容,说不定能给你些帮助。”

临走时,这位刘师兄,还塞给徐景行几包据说是打西域传来的香料,说是能助他提神醒脑。

这一通拜访,别看只有两个人,徐景行却是到暮色降临之时,才跟着沈显之回到沈府,“徐师弟,明日下值之后,我带你去书坊逛逛,听过书坊新到了江南才子的策论集。”

闻言,徐景行心中大感不妙,他在江南,大小也算是小有声名的才子,这所谓的江南才子策论集上,不会有他从前所做的文章吧?不能吧?!

第二天一早,天公作美,京城难得有个大晴天,看着屋外的暖阳,徐景行想起了贾璋他们,也不知他们三人,此刻在何处安顿。

被徐景行惦念的贾璋他们,因为没有拜得个出身翰林的老师,只能合伙租住位于京郊的民居。

牙人带着他们来到一户略显破败的小院前,开口道:“这是全京城租金最便宜的房子,若非晚间容易闹出动静,引得人心惶惶,早就被人租了去,您们三位,可真想好了要住这儿?”

“就这儿吧。~比′奇`中^文?网. /免_费~阅!读^”贾璋掂了掂自个的钱袋,无奈发现他们也就只能租得起这个破院,至于晚间容易闹出动静,他们三人合居,互相都有照应,想来不会有大事发生。

然而第一晚,梁柱上果然如牙人所说的那般传出怪响,贾璋三人点燃油灯,凑近仔细观察,却发现这所谓的怪响不过是几只肥硕的老鼠啃食房梁造成的,一番围剿下,三人成功将老鼠捕杀。

到了第二天,贾璋等人准备出门处理这几只老鼠时,房东恰好也准备出门,看见贾璋手里拎着的一串死鼠,老头儿激动得胡子都在发抖,“竟是老鼠作乱,我这屋子,岂不是白白搁置了三年?”

到最后,贾璋等人因为替房东除去障碍,被免了半月房钱,还得对方赠送的一盏油灯,事后,他们还将这事当做一桩趣谈,同徐景行说起。

………………

冬日,梅花开得正艳,京中有人在梅园举办赏梅文会,这种鬼热闹,徐景行不想随便去凑,便婉拒了贾璋他们的邀约。

见徐景行不去,贾璋等人只得自己前往参加,然而刚一踏入梅园,他们便觉有数十道目光向他们身上刺来。

“怎么云陵府的那位解元没来?”

“对方不过寒门子弟,不来,想是怕自己在文会上露怯吧?”

听闻此等言论,贾璋差点就要开口替徐景行辩驳,最后还是同行之人拉住,不让他在京城这等一个牌匾砸下就能砸中一个贵人的是非之地与人起争辩。

文会首轮是飞花令,贾璋等人因为心里有气,全都没有上场,最后拔得头筹者是一个趾高气扬的锦袍公子,飞花令结束后,对方得意地举起酒杯,向大家炫耀自己的出身:“在下周世安,家父现任户部侍郎……”

到第二轮策论时,为首之人突然开口问道:“治河当用古法还是新策?”

此话一出,满座寂静,谁也不敢率先开口,这可是近些年来京中最为敏感的话题,他们就算还不曾步入官场,也知道其中的厉害,在会试正式开始前,谁也不敢给自己招惹了不得的麻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