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快穿:是男二又怎样?照不走剧情 > 第78章 架空古代廿二

第78章 架空古代廿二

自徐景行在浮玉县行医给自己积下深厚的名望,哪怕他没有下场科举考取一定功名,县太爷也对他礼让三分,甚至他编辑的防病册子也被分派给了县内各村百姓。±o兰£t:兰?文?′学{> ?已tμ发-布2=最§?@新?D¤章=¨节e¨@

徐景行当初编那防病册子,就是为了造福普通底层百姓,县令大人如此做,正合了他心意,甚至还多嘴提了一句,让对方将册子交给各村识字的人手里。

倒是他保安堂的账房周先生,盘好了账后忧心忡忡的道:“东家,咱们上个月亏了七钱银子。”

“嗯,我知道要亏。”徐景行指了指后院库房道:“今年春夏之交,方浮玉县境内,再没有一村闹时疫,与这相比,一点亏损不算什么。”

就这般,徐景行在浮玉县的保安堂一待就是十几年之久,到最后,不止浮玉县的百姓找他求医问药,周边几个县城的百姓,但凡家有患疑难杂症者,都不辞辛苦跨县来寻医。

说实在话,这样盛大的声望,对徐景行来说压力很大,因为后面来找他救命的,都是些极其棘手的病患,一个搞不好,就会砸了他多年的行医招牌。

得亏八宝琉璃手串一如既往的给力,让他多年行医,少发医患事故,不然盛名之下,免不了会有麻烦缠身。

栖霞山清凉寺的悟尘大师在徐景行三十岁那年圆寂,按时人普遍寿命来说,悟尘大师能活八十多岁,便算得上真正得道高僧,毕竟大多数人寿命都只在四十到五十之间,若有人能活过六十,都算是大家眼里的长寿之辈。*k~a¢n^s_h^u^j`u~n·.?c^c\

在徐景行三十五岁那年的春天,白云棠与世长辞,享年五十三岁,在现代,她这个年纪说不定还没退休呢,但在这个架空的古代背景世界里,她却能算是寿终正寝。

其实,若不是徐景行这些年来一直小心照料着她,四十不到,她就有可能撒手尘寰,因为她的心病了,还是无药可治的那种,徐景行也不知道,对方闭眼的那一刻,会不会在心里怨恨他,毕竟她与徐承礼之所以分开,全都是因为他的算计。

等操办完白云棠的丧事后,徐景行再无挂碍,当年夏天,他便将保安堂托付给自己的大徒弟田安,背起药囊,准备离开他生活了半辈子的浮玉县。

“师傅,你当真要走?”在徐景行正式启程的那天,田安等四五位徒弟,一路追到官道上,个个眼里都闪着泪光,怕他在外出游走行医的路上出意外,他们这些人,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师傅。

徐景行调整了下肩上的药囊, “岭南孙家的金疮药,滇南苗人的接骨术,这些为师若不亲眼去看看,终究是个遗憾。`萝_拉¢小/说¨ *最-新¢章?节?更_新_快*”而后他拍了拍自己大徒弟的肩膀,叮嘱道:“往后每月初一十五,记得给乡亲们熬防瘟汤。”

此后,徐景行一边拜访各地名医一边行医救人,在扬州码头,他救了个被鱼钩扎穿手掌的渔夫,也因此与当地一名船医进行一番友好交谈。

第三年,终于来到瘴气弥漫的岭南,跟着采药的老人攀岩爬蔓就为了采那一株稀罕的名药,与此同时,他还从老人这里,得到了数十首辨药山歌。

又是半年过去,徐景行来到了滇南苗寨,成功拜访了百岁老蛊医,他的《乡野药鉴》上,也添上了许多密密麻麻的小字。

徐景行的游医之路,一直到他六十岁那年才结束,说实话,他也没想到大梁国的疆域竟这般辽阔,以至于他一走,就是这许多年。

徐景行回到浮玉县的保安堂时,田安正领着自己新收的小徒弟在后院晾晒草药,见他回来,手里的药筛咣当一声直接掉在地上。

“师傅!我,我没眼花吧?这么多年过去了,您可算是回来了,我们是兄弟几人,等你等得好苦啊!”

徐景行久在外奔波,哪怕有宝瓶珠子蕴养身躯,身上也沾染了沧桑,他卸下肩膀上几乎被彻底磨破的药囊,将里头装着的十二册笔记,三十七琼州地界不能生长的药材标本,以及各地医者盖过印的验方集拿出来,小心放好。

“去煮茶来。”徐景行揉了揉自己酸痛的肩膀,柔声道:“再将你几个师弟喊来,晚点我给你们讲讲我这些年在外的所见所闻,对你们日后行医治病,大有助益。”

………………

徐景行返回浮玉县没多久,就患了场重病,这病来得突然,完全不在他的预料之内,毕竟他有宝瓶珠子蕴养,就算患病,也不该如此来势汹汹。

但怎么说呢,先前十几年,他一直在外行走,路上不仅有野兽侵扰,还有土匪流民,稍有不慎就会丢了性命,以至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