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族长辈语气严厉,“苏承宗老爷子当年创业,是很有魄力,但也没这么乱赌过!五亿,不是小数目,我们得对全体股东负责!”
反对声浪一波高过一波。苏明宇脸色涨红,试图辩解:“各位董事,各位长辈,我理解大家的担忧。但科技发展就是这样,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回报。当年电力设备刚出现时,谁能想到它会引发工业革命?现在的量子计算,就相当于当年的电力!我们如果不提前布局,等别人突破了,我们就只能永远跟在后面,甚至被淘汰!”
,!
“少来这套比喻!”有人反驳,“电力是刚需,量子计算?天知道什么时候能落地!”
争论愈发激烈,甚至有人开始质疑苏明宇的判断,认为他是在mit受了“蛊惑”,不切实际。
苏明宇感到一阵无力。他看向主位上的苏晓。她一直沉默着,眼神平静地看着投影幕上的资料,又看看激烈争论的众人。她的沉默,比任何反对声都更让苏明宇心焦。
终于,在争论稍歇时,苏晓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明宇哥的提案,确实非常大胆,风险极高。”苏晓的声音清晰而沉稳,“五亿美金,年利润的30%,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董事会的担忧,我完全理解。”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但是,我也理解明宇哥的想法。科技的浪潮,从来都是汹涌澎湃,不进则退。我们苏氏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一味求稳,而是在关键时刻,敢于抓住机遇。”
“可是董事长,这机遇太虚无了……”
“是不是虚无,需要验证。”苏晓打断了他,“明宇哥,你的提案里提到了压力测试和可行性分析?”
“是的,晓妹,”苏明宇精神一振,“我带来了初步的框架,但确实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好。”苏晓做出了决定,“董事会的意见很重要,质疑也很合理。这样,给我和明宇哥三个月时间。我们成立一个专项小组,集合集团内的技术、财务、市场等各方面力量,对这个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压力测试。从技术可行性、资金链承受能力、市场潜在需求、风险应对预案……所有能想到的方面,都进行最严苛的评估。”
她的目光坚定:“三个月后,我们带着详细的报告,再开一次董事会。¨0?0\小·说+蛧? ′无·错?内¢容_到时候,是支持还是反对,我们用数据说话。但在此之前,我希望各位董事能保持开放的心态,给我们,也给这个可能改变未来的技术一个机会。”
苏晓的话有分量。尽管仍有不少人面露难色,但看到ceo如此坚决,也不好再激烈反对。会议最终决定,给予苏晓和苏明宇三个月的时间进行论证。
散会后,苏明宇跟着苏晓走进她的办公室。
“晓妹,谢谢你……”
“谢我什么?”苏晓给他倒了杯水,“我不是单纯支持你,我是支持‘可能性’。但明宇哥,你要清楚,这三个月,我们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五亿美金,集团的未来,可能都系于此。压力测试,必须是真刀真枪,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我明白!”苏明宇重重点头,“我已经做好准备,这三个月,吃住都在实验室都行!”
“没那么夸张,但全身心投入是必须的。”苏晓微微一笑,“还记得爷爷当年的事吗?1921年,他用全部身家押注电力设备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但结果呢?那成了苏氏崛起的关键。有时候,远见和勇气,缺一不可。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看看,量子计算,是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电力设备’。”
苏明宇看着表妹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一种与苏承宗老爷子相似的,对未来的洞察与魄力。他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之前的焦虑和压力,似乎也减轻了不少。
“嗯!”他握紧了拳头,“我们一定能证明,这不是豪赌,是远见!”
第三章:三个月的淬炼与股东信的分量
接下来的三个月,对苏氏集团的专项小组成员来说,如同经历了一场炼狱般的淬炼。
苏晓亲自挂帅,苏明宇则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小组横跨多个部门,从研发部的顶尖工程师,到财务部的风险评估专家,再到市场部的趋势分析师,甚至还有外聘的量子物理顾问。
压力测试的第一项,就是技术可行性。苏明宇带领研发团队,与mit的远程团队紧密合作,深入研究量子计算原型机的技术细节、当前的技术瓶颈以及可能的突破路径。他们模拟了无数种应用场景,尤其是加密领域,评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