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程是分组讨论"云境"项目的初步方案。当苏明辉宣布各组派代表发言时,苏晓所在的第三组陷入短暂的沉默。组长是比她大五岁的堂兄苏晓峰,他推了推眼镜,小声问:"要不我先讲?按上午的规划来。"
苏晓握着笔的手紧了紧。她想起刚才在露台与父亲的对话,想起手账本里那些年轻人的真实声音。就在苏晓峰准备起身时,她突然开口:"哥,我能先分享一个不同的想法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1+3¨y?u?e*d*u_.`c+o¢m!苏明远和苏明辉交换了一个眼神,前者不动声色地调整了坐姿,后者则微微前倾身体,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我们组认为,"苏晓站起身,下意识地抚平裙摆,"项目定位可以更具前瞻性。"她没有看准备好的提纲,而是直视着主位的两位长辈,"当前家居消费市场正在发生代际转移,2025年z世代将成为购房主力,但现有产品线对他们的需求响应不足。"
她走到投影幕布前,熟练地切换到自己制作的ppt:"这是我整理的三组数据:一是25-35岁消费者对'可迭代家居'的搜索量年增长率达187%;二是模块化设计在年轻群体中的偏好度比传统定制高42个百分点;三是某竞品的轻定制系列客单价虽降低30%,但复购率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2.3倍。"
苏明辉的手指停止了敲击。他注意到ppt的最后一页,苏晓用红色字体标注了一个公式:"工艺传承x技术创新=新世代价值认同"。这个公式让他想起自己当年力主引入数字化生产设备时,父亲写下的"固本维新"四个字。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苏晓深吸一口气,语气更加坚定,"在保留高端定制线的同时,开辟'云境·轻享'子品牌。核心策略有三点:第一,产品模块化,开发可拆卸、可升级的布艺组件;第二,营销场景化,联合短视频平台打造'15分钟焕新家居'挑战赛;第三,渠道轻量化,试点城市快闪店+线上ar定制系统。"
她从文件夹里拿出一张手绘的效果图:"这是我设计的第一款概念产品——'四季帘头',通过磁吸结构实现春樱、夏竹、秋枫、冬雪四种主题的快速更换,材质选用苏氏专利的云锦提花工艺,但通过激光切割技术降低损耗率。"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阳光透过百叶窗,在苏晓年轻的脸庞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苏明远看着女儿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一种混合了自信、热情与专业的光彩,像极了三十年前自己第一次在广交会上签下百万订单时的模样。他转头看向弟弟,发现苏明辉嘴角噙着一丝笑意,眼神里的欣慰几乎要溢出来。
第四章 父辈眼中的传承微光
"这个思路很有意思。"苏明辉率先打破沉默,他指了指ppt上的成本分析图表,"但模块化生产对供应链的要求更高,你考虑过如何平衡工艺标准和量产效率吗?"
"考虑过,"苏晓立刻回应,"我们可以借鉴德国汽车工业的模块化经验,把核心工艺部分(如提花面料)标准化生产,可变组件(如帘头造型)采用3d打印定制。我查过资料,苏氏现有的数字化织造设备,只需增加20%的编程投入,就能实现基础模块的柔性生产。"
苏明远注意到女儿在回答时,下意识地用了"我们"这个词,仿佛已经将自己视为项目的主导者。这种角色代入感让他想起苏承宗常说的一句话:"真正的生意人,要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养。"
"关于快闪店的选址,"苏明远开口了,声音比平时柔和一些,"你为什么选择大学城周边而非传统商圈?"
"因为目标客群的触达场景不同,"苏晓走到地图前,用红色圆点标记出几个位置,"传统商圈流量虽大,但转化率低;大学城周边聚集了未来三年的潜在购房人群,快闪店可以作为品牌教育的前哨站,通过'学生设计大赛'等活动建立情感连接。这是我做的roi测算,前期投入虽高,但品牌忠诚度的提升会在后期体现。"
看着苏晓条理清晰的分析,苏明辉突然想起上个月董事会上的争论。当时有元老反对开拓年轻市场,认为"降低客单价就是自降身价",而他和哥哥力排众议,坚持"不能让品牌在代际更迭中失去话语权"。此刻,侄女的方案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们一直思考的突破口。
"晓峰,"苏明辉转向第三组组长,"你觉得苏晓的方案和你们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