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大民富商苏半城 > 第33章 同行竞争加剧

第33章 同行竞争加剧

第十二章:人才激励措施

为了留住这些优秀的人才,苏半城还建立了一套人才激励措施。对于表现出色的学员,给予丰厚的奖赏,提供晋升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盐运行业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每个月,学堂都会进行考核,成绩优异的学员不仅能得到银钱奖励,还会被安排到重要的岗位上实习,积累实践经验。若是在实习期间表现突出,便能正式成为盐运生意中的一员,负责相应的管理或运输工作,薪资待遇也颇为优厚。

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人才们都尽心尽力地为盐运事业贡献着力量,整个盐运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第十三章:家族对盐运支持

看到苏半城的盐运生意前景一片大好,家族成员们纷纷表示支持,主动参与到相关事务中来。有的帮忙打理盐场,有的负责联系客户,大家齐心协力,都想为家族的繁荣出一份力。

苏半城的大哥,本就是个善于经营之人,他主动接管了盐场的日常管理,每日早早地便到盐场,查看盐工们的劳作情况,督促生产进度,确保盐的产量和质量都能稳定提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半城的堂弟则凭借着自己能说会道的本事,四处奔走,与各地的客商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不断拓展新的客户资源,为盐运生意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一时间,家族里充满了为盐运事业奋斗的热闹氛围。

第十四章:家族内部协调

然而,人多了想法也就多了,在参与盐运事务的过程中,家族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协调不一致的问题。有的主张扩大规模,认为当下市场形势大好,应该抓住机会,加大投入,扩大盐场和运输队伍;有的却担心风险太大,觉得现有的生意已经足够稳定,贸然扩张可能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为此争论不休,甚至影响到了生意的正常进展。

苏半城不得不充当起调解人的角色,耐心地倾听各方意见,从中协调。他组织了家族会议,让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和担忧都一一说出来,然后进行分析讨论。

最终,大家达成了共识,决定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适度扩大规模,先从小范围的盐场扩建和运输线路拓展开始,逐步试探市场的反应,这样既能抓住机会,又能控制风险。

第十五章:盐运与其他产业联动

苏半城的生意可不止盐运这一项,他还经营着布料店等其他产业。看着盐运行业的发展势头,他开始思考如何让盐运与这些其他产业联动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他琢磨着能否利用盐运的运输渠道,把布料销售到更远的地方,或者用布料生意的客户资源,来推广自家的盐产品。

他先是安排手下人,将一批批精美的布料随着盐运的船只运往外地,在盐的销售点同时展示布料,向客户推荐。同时,在布料店中,也摆放一些盐的样品,让购买布料的顾客知晓自家还有优质的盐产品,引导他们进行购买。

第十六章:产业协同尝试

有了想法后,苏半城便开始进行产业协同的尝试。他让负责布料生意的管事和盐运的管事们坐到一起,共同商讨具体的合作细节。

布料的包装上,印上了盐运生意的标识和宣传语,借助盐运的知名度来提升布料的吸引力;而盐的包装上,也绘制了一些精美的布料图案,展示布料的特色,相互宣传推广。

在运输过程中,合理安排仓位,确保布料和盐都能安全且高效地运往目的地。到达外地后,设立联合的销售点,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让顾客能够一站式购买到盐和布料两种产品,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销售额。

通过这样的方式,果然带动了布料的销售,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他家的盐产品,达到了互利的效果。

第十七章:盐运发展瓶颈

但任何生意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苏半城的盐运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资金、政策等方面的瓶颈。资金上,扩大业务需要大量投入,可一时又难以筹集足够的资金;政策上,一些新的规定对盐运的限制增多,让他有些施展不开手脚。

他为此愁眉不展,四处寻找解决办法。每日里不是在与钱庄老板们商谈贷款事宜,就是在官府门前打听政策调整的具体情况,希望能找到突破口。

第十八章:突破资金瓶颈

苏半城深知资金问题若不解决,一切发展都将成为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