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他的了。好在喻明泽在组里拍戏不乏趣事,逐渐引起她的兴趣,两人不近不远的距离也在日渐丝滑的交流中保持住了。
实际上,一周两次的视频反而成了她忙碌日程的锚点,能让她在连续不断绞尽脑汁的码字中稍微喘口气。
一周过后,剧本大框架基本完善,接下来是丰富填充和细节修饰。
基于对框架设计的满意,行文也十分流畅,结果离既定时限提前几天就完成全稿。
林风照例将剧本放了两天,等头脑完全清醒后才又仔仔细细过了几遍,将明显的逻辑漏洞和语法错误通通纠正,力求精细。
等到完全满意才忐忑地发给几位策划和张睿等待回复。
要知道这可是她转型编剧首作,等待检验。
没有预料中的反应迅速,对方团队几天后才客气答复说会好好研读,之后反馈意见。
林风不禁觉得有点被怠慢,提醒自己不要太敏感。
而作为这个项目的主导人,张睿那边是一点动静也没有了。
小助理给出的解释是他本人正在外地出差,林风揣度他是不是有意在她面前拿乔。
等到终于聚齐反馈初稿意见时,已到四月下旬。
同样是晚上开线上剧本会,跟喻明泽的视频冲突,林风提前请假,说后一天补给他。
会议室里,依旧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好久不见,小赵跟你们说了吧,我在这边参加电影节。”张睿这次准时入会,打了个招呼接着说:“今年我们有几个项目也报了名,反响还不错……”
随后洋洋洒洒对公司参赛项目做了介绍,语气里不乏骄傲。林风觉得很有自吹自擂的嫌疑,不知是想提高公司声誉,还是想增加她对公司的信任。
“林风这边初稿大家都看了,说说吧。”话题终于重回正轨。
“小白,你先来。”又是点名。
小白犹豫着开口:“初稿能这么快出来,我们几个属实没想到……”
林风听着不大对劲,这是因为她的高效而质疑她投入的精力和重视程度?
或者,他们之前合作的编剧速度太慢,才潜意识秉持慢工出细活的铁律?
林风耐心听下去,心里却不大舒服,做好了接受批评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