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总裁夫人:竟成了我的红颜 > 第224集 唱片行的跳针回声

第224集 唱片行的跳针回声

老唱片行的回响

城市像一块被不断擦拭又重写的石板,旧的痕迹总要被新的墨色覆盖。3?我;¤?的;°e书?城¥ +无|?错′内?±容?:2“留声岁月”唱片行就蜷缩在这片即将被“城市更新”浪潮吞没的老街区深处,像一枚蒙尘的旧纽扣,系在时光褪色的衣襟上。

拆迁通知鲜红的印章像一个决绝的句点,落在布满水渍的玻璃窗上。老板是个沉默的老头,大家都叫他陈叔。这些日子,他不再像往常一样擦拭那些泛着幽光的黑胶唱片,只是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任由烟雾模糊了他沟壑纵横的脸。店里的喇叭懒洋洋地放着不知名的爵士,声音嘶哑,像一个老人的喃喃自语。

“最后三天,全场甩卖了啊!”阿玉帮忙吆喝着,声音清亮,试图穿透老街的喧嚣和拆迁队隐隐约约的机器轰鸣。她是陈叔的远房侄女,放暑假过来帮忙,也算是给这即将消失的老店最后一点人气。阿玉对这些黑胶没什么特殊感情,在她看来,它们不过是些沉甸甸、纹路细密的塑料片,远不如手机里随时能播放的音乐方便。

直到那天下午,一个落满灰尘的纸箱子被翻了出来。箱子里躺着几张孤零零的唱片,其中一张,封面是贝多芬的肖像,古朴而庄重,标题是《月光奏鸣曲》。

“这张……”陈叔拿起唱片,指尖在封面上摩挲着,眼神有些飘忽,“老货了,当年从一个老留洋先生手里收来的,德国原版。”

“《月光奏鸣曲》啊,”旁边一个来淘货的老乐迷眼睛亮了一下,“第三乐章可带劲了。多少钱?”

陈叔报了个极低的价格,几乎是半卖半送。老乐迷犹豫了一下,拿起唱片对着光看了看,又用手指轻轻抚摸盘面:“嗯……保存得还行,就是不知道播放怎么样。”

阿玉好奇地接过唱片,放进店里那台老掉牙的唱机里。唱针落下,轻微的“嗒”一声,仿佛叩响了时光的门。第一乐章的舒缓如月光流淌,第二乐章的小快板带着一丝微妙的忧郁,一切都很正常。

然后,第三乐章来了。急促的、暴风雨般的旋律骤然响起,阿玉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然而,就在旋律即将推向一个高潮时,唱针突然“咔哒”一声,猛地跳了一下,跳过了一小段,发出一阵刺耳的、混乱的杂音。

“啧,跳针了。”老乐迷皱起眉头,“看来是有划痕或者变形了。”

他摇摇头,似乎有些失望,把唱片放回了原处,转身去看别的了。

陈叔叹了口气,没说什么,只是把唱片拿起来,用软布轻轻擦拭着,仿佛在安抚一个受伤的孩子。

阿玉却对这跳针产生了一丝莫名的好奇。接下来的几天,陆陆续续有人来看过这张《月光奏鸣曲》,但都因为跳针的问题而放弃了。直到拆迁前最后一天的傍晚,店里只剩下阿玉和正在收拾东西的陈叔,还有那个一直没人问津的《月光奏鸣曲》。

“阿玉,这张……你要是不嫌弃,就拿去吧。”陈叔把唱片递给她,“放在我这,以后怕是也没人听了。”

阿玉愣了一下,看着陈叔眼中的落寞,她点点头,接过了唱片。“谢谢陈叔。”

回到家,阿玉的住处是一个狭小的出租屋。她找出一台朋友送的二手唱机,小心翼翼地放上那张《月光奏鸣曲》。

音乐再次响起,依旧是熟悉的旋律。阿玉靠在墙上,静静地听着。第一乐章,第二乐章……她的心也随着音乐起伏。

第三乐章来了。

唱针划过沟槽,急促的音符奔腾而出。阿玉屏住了呼吸,等着那声熟悉的“咔哒”。

来了!

唱针猛地一跳,杂音再次响起。

但这一次,阿玉没有像之前那样觉得刺耳。她下意识地凑近了唱机的喇叭,想要听清楚这混乱的杂音里到底藏着什么。

杂音依旧嘈杂,像是无数细小的沙砾在摩擦,又像是某种电流的滋滋声。但就在这一片混乱中,一个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像一根细针,刺破了杂音的幕布——

“桂花赤豆汤——要伐要伐——”

那是一个苍老的、带着吴侬软语腔调的叫卖声,拖着长长的尾音,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

阿玉浑身一震,猛地后退了一步,眼睛睁得大大的。

这个声音……她太熟悉了。

那是她童年时,住在弄堂里,每天下午都会听到的叫卖声。卖桂花赤豆汤的阿婆,推着一辆小小的木头车,车轮在青石板路上发出“吱呀”的响声,伴随着她那标志性的吆喝。那声音,是她童年记忆里最温暖的背景音之一。

怎么会……怎么会在这跳针的杂音里听到这个?

她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或者是幻觉。她重新播放了一遍第三乐章,特意在跳针的地方仔细聆听。

“桂花赤豆汤——甜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