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原因。
“没,这是喜事,我没不高兴。”
秦志信能回来,方青禾是高兴的,但这是为钱氏和秦富贵高兴。
站在她的立场,她实在笑不出来。
她后半生的计划里可没有男人的存在。
“娘,您刚说志信哥从京城寄信来的?”
吴杏花点头:“志信说去京城办点事,但他也没说什么事。”
方青禾猛地站起来:“外婆,娘,我先去秦家一趟。”
她要去修正这个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吴杏花追到门口,扯着嗓子喊:“跟你公公婆婆说,晚上来家里吃饭!”
……
钱氏已经听说了小儿媳回来的信儿,不过她想着青禾离家这么长时间,肯定有很多话要跟爹娘说,她就没去凑热闹。
还以为青禾要天黑才回来,甚至要在娘家住一晚,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
看到青禾,她先问一路好不好,然后就迫不及待道:“青禾,你娘跟你说了吧,志信要回来了!”
方青禾笑着说:“我娘跟我说了。
娘,恭喜你啊,等了几年,终于把志信哥等回来了。”
“是啊,到今年六月,整整七年,在外头遇到志信,我怕是都认不出来了。”
说起小儿子,钱氏就忍不住抹泪:“青禾,我说实话,当初成亲的时候,我都没想过志信能回来,我……”
“娘,您先听我说。”
方青禾打断钱氏的话:“我在京城就听说了北漠大胜的消息,我回来的时候朝廷正在跟北漠谈判,等谈完以后据说有个庆功宴,凡是在北漠立功的人都会得到封赏。
我还知道,仗打完以后,从各地征的士兵早就从北边直接返乡,根本不需要去京城。”
“你是说……”
钱氏突然感觉口干舌燥,她咽了口口水,按着躁动不安的心口问:“你是说志信立功了?”
方青禾点了点头:“如果志信哥真的在京城,那十有八九是立功了,而且不是小功劳。”
钱氏闻言立刻站了起来,双手合十四处乱拜:“阿弥陀佛,谢谢菩萨保佑,谢谢祖宗保佑,我家志信不仅回来了,还立功了,他有出息了!。”
方青禾等钱氏高兴完,才继续道:“娘,志信哥在边关待了那么多年,万一有心上人了咋整?
我听说他们也不是一直打仗,有时候也会在边城休整,有些士兵找到合适的人,就直接娶亲了。”
钱氏还真没想过这点。
毕竟当初答应娶青禾进门时,她内心深以为儿子已经没了。
万一儿子真有了心上人,甚至成了亲……
“娘,如果志信哥成了亲,他就有了两个媳妇,我虽然是个假媳妇,但难保真媳妇心里不会有疙瘩。
如果志信哥有心上人,我占着这个位置更不合适。
再退一步说,志信哥没成亲也没心上人,可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女,配不上志信哥,志信哥要找个知书达理的媳妇帮他打理后宅,处理人际往来。
要是等志信哥回来我再走,外头的人不知情,传出什么志信哥嫌弃糟糠妻的话来,也不是没可能。”
前面铺垫了这么一长串,方青禾终于说出真实目的:“娘,趁着志信哥还没回来,让爹出面给我写封和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