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铨带着随从回到宁国府,直接来到宁正堂,吩咐下人去请赖升过来。|?2天±禧~小¨说D网~ <无?,[错[内}容?±
不一会儿,赖升满脸堆笑地走了进来,恭敬地行礼道:“伯爷,您找我?”“嗯,去通知贾家十八房的族人,今晚政老爷下衙后,开祠堂,有重要事情宣布。”贾铨语气严肃。赖升愣了一下,试探道:“伯爷,这……都要请?”“都要请,一个都不能少。告诉他们,人不来别怪我。当然,如果通知不到,你也别怪我。”贾铨的眼神冷了下来。赖升心头一紧,连忙点头道:“伯爷放心!赖家是贾家的奴才,绝不敢有二心!”贾铨微微一笑,摆了摆手:“是啊,奴才嘛,生是贾家的人,死是贾家的鬼。”在宁正堂上,贾铨挥退了伺候的小厮,转身对身后的老三问道:“都查清了?证据都到手了?”“是,大人放心,这些奴才的家底都摸得一清二楚。”老三回答得干脆利落。“嗯,再过半个月,等贾珍和贾蓉出灵后,就开始动手整顿,然后让亲兵的家眷进来。”贾铨沉声吩咐。这贾家的下人丫鬟众多,西府里就有六七百人伺候,管理起来确实不易。贾铨心中已经有了全盘的计划,只待一步步实施。东府这边虽然条件差点,但也有四百来号人。不过,东府原本就只有贾珍和贾蓉这两个主事的。贾铨对那些虚头巴脑的爵位体面根本不在乎。他心里盘算着,等把这些不听话的家伙都清理干净,就直接让亲兵的家眷搬进来。不管是前头干活的,还是后头做饭的,这样一来,贾铨心里就踏实多了。当然,伺候的小丫鬟还是得留几个。贾铨靠在椅子上,嘴里念叨着:“六五三。”他自言自语道:“这次的差事尾巴可不小,估计过几个月皇上得让我出趟远门。”旁边的人忍不住插嘴:“大人,您是不是想多了?京都这边还没彻底搞定,皇上能放心让您离开?”贾铨摇了摇头,解释道:“几个重要的线索都指向江南的那些豪族,尤其是白莲教的老巢也在那边。京都这边再怎么挖,恐怕也挖不出什么新东西了。打草惊蛇这种招数只能用一次,皇上心里也有数。”“再说,现在各地的锦衣卫都在整顿,南镇抚司那帮人不太顶用,还得靠咱们北镇抚司出马。”这段时间,确实从诏狱里挖出不少消息,但京都的据点都被端了,他们能提供的情报也所剩无几。特别是涉及到忠顺亲王和宁郡王的消息,都得保密,跟他们有关的江南豪族也不能轻易动。这半个多月,锦衣卫、顺天府、五城兵马司联合起来清查,但再也没挖出什么新线索。大家心里都明白,不是真的没有,而是藏得太深了。隆正帝心里那股火气怎么也消不下去。 宁郡王和忠顺亲王他动不了,但收拾他们的手下总可以吧!于是,锦衣卫南行成了板上钉钉的事。不仅要彻底铲除那些豪族的势力,还得给各地那些不争气的锦衣卫卫所打打气。“大人,今天所有的报告都交上去了,陛下会不会给大人升个一等伯?”一个官员试探着问道。“你想多了,上次给个二等伯已经是破例了。不过这次嘛,说不定能挂个指挥佥事的职位。”大人淡淡地回答。锦衣卫的官职和一般的文臣武将可不一样。别的部门都是一级管一级,但锦衣卫却是从正三品的指挥使直接统领南北两大镇抚司。剩下的两个指挥同知和两个指挥佥事,相当于副手,他们不掌管印信也不带兵,专门负责锦衣卫的内务,比如安置家属、管理各地的农场、工厂、牧场等,权力不小,捞油水的机会也多。现在北镇抚司已经被贾铨清理得干干净净,但南镇抚司却是个大麻烦。里面塞满了太上皇时期的宫廷画师、乐师、棋师,还有皇亲国戚、功臣子弟、后妃的亲戚。隆正帝想往里塞自己的人都难得很,因为那些人的锦衣卫职位都是太上皇赏的,虽然只是挂个名不干活,但位置占了,薪水照领……老三眼睛一亮,插话道:“要是大人能挂个佥事或者同知,那收拾各地的锦衣卫户所可就容易多了!”“光靠北镇抚司这块牌子,恐怕压不住那些地头蛇。”贾铨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压不住就别硬压,直接杀一批,提拔一批,看谁还敢不服!”他正打算吩咐手下老三办事,忽然瞥见守在宁正堂后门的亲兵急匆匆跑来报告。“大人,有人来了,领头的是西府的二奶奶。”“嗯,你们退下吧。”贾铨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