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位老太妃,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她早年是江南甄家的千金小姐,后来进宫后,因着甄家和贾家多年的交情,她在后宫里对贾元春颇为照顾。也正因为有她这层关系,元春一进宫就能当上女史,日子过得还算顺遂。老太妃心里清楚,皇家的事儿复杂得很,亲情什么的都是虚的。所以她也没打算硬把元春推上高位,只是平时多照应些,让她不至于受人欺负。再说说皇太后,她原本是太上皇的妃子,后来隆正帝登基,她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封为皇太后。太上皇退位后,一门心思扑在修道上了,多年不近女色,但皇太后却一直能陪在他身边。这位皇太后,正是隆正帝和奉恩郡王的亲娘。不过,隆正帝和奉恩郡王的关系可不太好,从郡王的封号就能看出端倪。皇太后特别宠爱小儿子,对隆正帝反倒有些冷淡,所以母子俩的关系也一直不怎么样。最后再提提当今的萧皇后。她出身小门小户,父亲当年不过是个从五品的清官。自从她嫁给还是四皇子的隆正帝后,就一直让家里保持低调,从未借机捞好处。如今萧家最高的官职也就是她哥哥,一个从四品的吏部郎中。萧皇后为隆正帝生了两个儿子,不仅如此,她还亲自照顾其他妾室生的皇子,真是贤良淑德。起初,有些人私下里猜测萧皇后心机深沉,但没想到五个皇子长大后个个品行端正,兄弟间和睦相处。这样一来,萧皇后的美名传遍天下,谁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个贤后呢?这三位不管是谁下的旨意,肯定都是后宫里头的大事。贾母和王夫人互相看了一眼,立刻心领神会,肯定是元春在宫里要晋升了!“铨哥儿,你说的该不会就是这事儿吧?”王夫人急切地问道。贾铨笑着点了点头:“今天陛下对我赞赏有加,还特意让二老爷回工部任职。”“这可是天大的恩宠,看来陛下对咱们贾家还是很关照的。”贾铨继续说道,“这样一来,宫里的大姐姐也应该能沾点光。”“这三千两银子,是二老爷为了催促手下的工匠尽快拿出好方案,特意拿出来的奖赏。”王夫人听得心花怒放,眼泪都忍不住流了下来。元春刚出生没多久就被老太太抱去抚养,从小就在老太太身边长大,十三岁那年进了宫,这一晃都十年了!每当想到元春,王夫人都觉得心疼不已。如今女儿终于熬出头了,这眼泪怎么也控制不住。“老太太,咱们得赶紧让大老爷进宫谢恩,还得通知二老爷一声。”王夫人提议道。贾赦是荣国府的爵位继承人,而贾政是元春的亲生父亲,所以两人都得进宫谢恩才行。贾母也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只要把这事办妥了,元春在后宫的地位也就更加稳固了!“没错没错,鸳鸯,你赶紧去趟银库,让人立刻把东西给二老爷送过去!”“鹦鹉,你也别闲着,快去通知大老爷换好衣服进宫,顺便把二老爷也接上。”“这次面见完陛下,他们还能顺便去眷属殿看看元春呢!”“二太太也别再哭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凤丫头,你赶紧安排人手操办起来!”王熙凤笑得合不拢嘴,连声应道: “好好好,家里出了这么大的贵人,当然得好好庆祝一番。”“老太太,咱们要不要把老亲戚们都请来,大家一起热闹热闹?”一群姐妹们也都跟着兴奋起来,虽然对贾元春的记忆已经模糊,但贾府好久没遇到过这么好的事情了。尤其是最近几天,贾铨和贾元春接连传来喜讯,更是让大家欢欣鼓舞。听到王熙凤的提议,贾母正要回答,却突然犹豫了一下,转头问贾铨:“铨哥儿,你一向聪明伶俐。今天朝堂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有没有什么问题?”贾铨听后笑了笑,把朝堂上的事情详细地讲述了一遍,然后感慨道:“老太太,咱们贾家的荣耀虽然常挂在嘴边,但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以前在军中,有叔伯兄弟们照顾,我已经觉得很光荣了。”“可今天在朝堂上,连贾家的敌人都频频提及先荣国的大名,那一刻我才深刻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荣耀!”“而且皇上也一直念叨着宁荣二公,这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咱们贾家的荣耀。”贾母坐在高高的榻上,心情愈发愉悦。她之前一直担心贾铨因为被贾赦虐待而心生怨恨,虽然这两天看起来情况不错,但心里总还是有些放不下。现在看到贾铨这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