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那些他认为品德高尚的人,愿意两肋插刀;
对那些他觉得德行有亏的人,则是厌恶至极,毫不掩饰!所以,对付这种人,只需把以奴欺主的事儿挑明了就行,若搬出官职爵位来压人,反而容易适得其反。果不其然,贾政一听,眉头紧锁,怒喝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来人啊,给我拖下去打二十大板!告诉他家里,让他好好长长记性!”见贾政如此处置,贾铨心里暗自叹气,看来终究还是看在贾母的面子上,才这么轻拿轻放的。不过想想也正常,毕竟在贾母身边当差的,哪个没点脸面。“二老爷,您这是要往哪儿去?”“哎,我来取点银子,你那五百两拿到了吗?”“还没呢,这两位说没钥匙,门都开不了。”贾政一听,脸色立马沉了下来。现在贾家好不容易出了个有出息的,虽然是庶出,还是贾赦那边的,但看这情形,和自己还挺亲近,贾政心里也挺高兴,有这么个让自己长脸的后辈。他刚想说话,戴良和钱华赶紧跪下解释:“二老爷,真不是我们不乐意开门,钥匙在吴管事那儿,我们没资格拿啊!”“嗯,也对,还不快去取!”“是是是,我这就去!”戴良一骨碌爬起来,飞快地跑了,钱华慢了一步,只能苦哈哈地在旁边候着。“铨哥儿,你今天安排好那些亲兵后,还有啥事吗?”“回二老爷,打算去看看蓉哥媳妇,下午还得读书练字。”“哦?铨哥儿戍边三年,学业竟然没丢下?!”贾政眼睛一亮,仿佛发现了宝贝,那眼神都快把贾铨给晃瞎了……现在很多人以为,秀才就相当于初中毕业,举人相当于高中毕业,进士相当于大学毕业。学的不过是四书五经,能有多难?背下来不就行了?!其实大错特错!四书五经不光要背,还得把各家经解注释都搞懂,这才算勉强学通了四书五经。想要在成千上万的读书人中脱颖而出,你就得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实在不行,也得摸清当地考官的口味!这其中,儒学的经典有十三部,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尔雅》、《孝经》和《孟子》!把这些经典吃透了,才有资格去钻研先贤的文章,各种文选和文抄!还有《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接着还得学习《国语》、《国策》、《汉书》,最后,总得学点诗词吧?还得看点杂书和游记吧?! 在这个时代,考中秀才就等于踏入了士绅的门槛,考中举人,你就算是统治阶层的后备军了!而进士则是直接进入统治阶层,外放至少也是个七品官!而且升官速度飞快,最差也能在退休时混个三四品!难怪赖嬷嬷总说自己孙子有大福气,赖尚荣一个奴才出身的孩子,被放了出来,最后还靠着贾家的帮助,直接当上了知县!普通人家就算考中举人,也得等各地有空缺,再花钱打点吏部,才能当个知县。贾政听到这些,高兴得像个孩子,上下打量着贾铨,笑问道:“现在读到哪儿了?”“回二老爷,刚读到《大学》。”“嗯,《大学》,虽然学得晚了一些,但戍边确实辛苦,哪有多少时间读书呢。”贾政对贾铨的读书进度感到很满意。毕竟,贾铨这三年在边关戍守,基本上没什么机会碰书本。贾家对边关的艰苦是很清楚的,要不然当年贾赦和贾琏也不会死活都不愿意去。“铨哥儿,你说说,什么是修身?”贾政问道。贾铨明白这是父亲在考校自己,他也正好需要贾政的关注。毕竟在家族里,尤其是在贾赦去世后,贾政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修身,关键在于正心。”贾铨回答道,“如果心里有愤怒、恐惧、喜好或忧患,那就无法做到心正。”“心不在焉的时候,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吃也尝不出味道。这就是说,修身首先要正心。”贾铨继续解释,“出自《大学》第八章,修养自身的品性,首先要心念专注,持身端正,做到无恐惧、无喜好、无忧虑。”“只有心无杂念,才能真正专注于修养自己的品性。”贾铨补充道。贾政越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