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闲聊着。
有些话题都不敢多说。现在,贾家荣国府的继承问题也隐隐浮出水面。贾赦作为嫡长子,却只承袭了一个将军爵位,这其中的复杂关系让贾宝玉更加头疼。贾政身为贾家的嫡次子,却直接住进了荣禧堂。虽然表面上管家的是王熙凤,但真正做主的其实是王夫人。如今贾家外面的事务由贾琏负责,但最终拍板的还是贾政。可以说,家族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贾宝玉身上,可偏偏贾宝玉被后宅养成了这幅样子。说到这里,史湘云反而心中最清楚和明白,想了想,开口说道:“三哥哥说得也没错,宝玉你也该上进了。就算不当文官武将,至少也要多读点书。”“总不能整天在我们这群人里混日子吧?将来家里的事还得你担起来,总不能你管家了还带着人往内宅跑吧?”贾宝玉听后差点没喘过气来,脸色一沉,气道:“什么文官武将,那些脏的臭的也值得我去考虑?!那些朝中的大臣,整天想的都是些铜臭东西,哪还有什么清正可言?我要是成了那样的人,还不如死了算了……”话还没说完,他忽然看到林黛玉皱着眉头。顿时想起林黛玉的父亲正是扬州的巡盐御史,专门负责管理这些“铜臭之物”。宝玉赶紧解释道:“林妹妹别生气,我不是说林姑父,姑父他自然是好的。”林黛玉却不依不饶:“那你倒是说说,哪里好了?我爹爹也是正经的探花出身,现在不也是每天忙那些俗事吗?”“哎呀,好妹妹,我不是那个意思……”贾铨也不理会那对小家伙的争执,转过头来,笑眯眯地对迎春说:“二姐姐,现在我回来了,你有空就多来我家坐坐吧。”“咱们可是亲姐弟,以后可得常来往。”他又补充道。“还有,别忘了带上惜春妹妹,我给她准备了一些好玩的东西。”迎春还没来得及开口,探春在一旁插嘴道:“怎么只请二姐姐啊?难道我就不能去吗?三哥哥你也太偏心了吧。”贾铨哈哈一笑:“哪能呢!本来也想邀请你的,这不刚要说嘛!”探春调皮地眨了眨眼睛:“哼,要不是我说,你肯定把我忘了。”“怎么会!”贾铨认真地说,“我还特意为你准备了一份大礼——汉末大儒梁鹄的八分书字帖!”“真的?!”探春惊喜地站了起来,她可是书法爱好者,对这样的礼物自然心动不已。“当然是真的,不过还得等两天,你耐心点。”贾铨笑着安抚她。探春连连点头:“没问题,我等得起!”贾铨心里对探春有着特别的喜爱,觉得她聪明又能干,要是她是男儿身,贾家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其实,大家的礼物我都准备好了,都是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挑选的。”贾铨继续说道,“我在戍边的时候,虽然钱不多,但那边的好东西还真不少。” 此时,林黛玉还在一旁生着气,对这一切似乎并不感兴趣。看着探春和迎春她们欢天喜地的模样,林黛玉心里愈发觉得被冷落了。尤其是宝玉,他无意中提到的话,让林黛玉不禁联想到自己的父亲,眼泪便止不住地吧嗒吧嗒往下掉。一旁的姐妹们见状,赶紧围过来,把宝玉挤到一边,纷纷安慰起林黛玉来。史湘云也收起了平时的玩笑态度,低声下气地向林黛玉道歉。这时,贾铨依旧带着笑意,轻声问道:“林妹妹,你是不是想家了?觉得在这里不如家里自在?”林黛玉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瞪了他一眼。贾铨见状,哈哈一笑,搂着宝玉的肩膀,指着他说:“都怪宝玉,要不你打他几下出出气?”“其实,宝玉刚才说的也不全对。”贾铨继续说道,“林姑父可不是那种贪图钱财的人。他可是清高无比的探花郎,要找个清闲的职位还不容易?但他选择去扬州,是为了国家的稳定和百姓的福祉。”“林姑父亲自巡视扬州的盐场,确保一切公正无私。如果没有他这样的人,那些盐官们说不定会中饱私囊,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百姓。林姑父真的是一心为公,既为朝廷分忧,也为百姓谋福。”“他这样的品德和作为,真是我们这一辈人学习的榜样!”贾铨的话里充满了敬佩。这些话并非恭维,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慨。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贾铨才真正理解了林如海的难处。林如海是太上皇时期的探花,后来被派到扬州担任要职。即便在新皇登基后,他的责任和担当也从未改变。林如海在扬州的这些年,面对各种挑战,始终坚守初心,为国家和百姓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