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各国使臣,此刻却并不知道林萧己经把目光投向了他们的国家,他们此时正准备启程回国呢。
没错!
近三个月的时间过去,去年年关前来大夏朝贡并参加了今年元日大朝会的各个使臣,还没有回国,依旧逗留在中都。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军机府和礼部奉命为各国筹备的回礼还没有准备好,各国使臣一首在等着。
毕竟,又要制作火炮样板、又要印刷众多佛道典籍,很耗时间,所以一首拖到现在。
不过到了今日,两个部门筹备的回礼终于准备好了,而朝廷也准备送离各国使臣。
......
中都!
同文馆!
同文馆是大夏接待外邦使臣的住所,也是城内最大的馆驿,年前前来朝贡的各国使臣多是住在这里。
而今日对各国使臣的回赐送离,也在这里举行。
此时,在同文馆偌大的大院内,吐蕃、大契国、高句丽、大理国、新罗等十数个国家的使臣,齐齐地站在院前。
在他们的前面,则是站着一众大夏官员,为首的是鸿胪寺卿,他正在宣读回赐诏书。
如今的鸿胪寺卿依旧是当初跟顾建成一起前往北疆筹建榷场的陆玄,一个留着山羊胡须的老者。
陆玄虽然是老派官员,但做事一丝不苟。
手拿着诏书的他,此刻正庄重且肃穆地宣读着:
“......累世以来,朝贡不绝,邦交之心,日月可鉴......卿以藩邦之尊,守礼畏义......朕心欣慰......”
“今特赐吐蕃国诏书七函,火炮样板一门,《法苑珠林》《禅林象器笺》《营造法式》等佛家典籍各一部,望尔......”
“特赐大契国火炮样板一门、儒家西书一套,望尔国学礼、知礼.......”
“特赐高句丽火炮样板一门、经史......”
“特赐大理国火炮样板一门,《洛阳牡丹记》《竹谱》......”
“特赐......”
长长的诏书在陆玄口中不疾不徐的读出,一件件回赐之礼被读了出来。
那些回礼中,除了火炮之外,皆是各类佛家和经史子集等典籍,有的干脆就只给了两三本,金银之类的东西是一两都没有!
这些东西,相对于大夏往日给各国使臣的丰厚回礼来说,可谓是寒酸至极,甚至比各国使臣这次的朝贡礼品都远不如。
可以说,大夏这次给予各国的回赐一改往日的豪奢,竟然破天荒的变成了回赐不如朝贡!
不过尽管如此,各国使臣这次却浑然没有在意,他们此刻皆是目光火热地盯着陆玄等人的身后,盯着他们身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