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宫阙弦音第二部 > 第83 集凯旋而归

第83 集凯旋而归

修缮,并且可以迁移一些百姓过去,充实边境的人口,促进当地的发展。

朝臣们对此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表示赞同,觉得赵铭的提议很是周全,有的则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比如担心增加驻军会加重朝廷的负担,迁移百姓可能会遭到百姓的抵触等等。

林羽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思索片刻后,开口道:“陛下,臣以为赵将军的提议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的。增加驻军虽会耗费一定的钱粮,但与边境的安稳相比,这些付出是值得的。至于迁移百姓一事,我们可以给予迁移过去的百姓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减免赋税,分配田产等,让他们看到在边境生活的好处,想必百姓们也会愿意前往的。”

皇帝听了林羽的话,微微点头,说道:“林爱卿所言有理,此事便依赵将军和林爱卿的意思去办吧。至于有功将士的安置,要确保他们能得到妥善的安排,不可寒了将士们的心。”

朝臣们领命而去,各自负责起相关的事务。而在后宫之中,苏瑶也听闻了朝堂上商议的这些事。她深知边境的安稳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便想着自己也能为这些事出一份力。她召集了后宫的一些妃嫔,提议大家可以拿出自己的一些私房钱,捐赠出来用于边境城池的重建。

一些妃嫔虽心中不太乐意,但在苏瑶的劝说下,也不好拒绝,毕竟这是关乎国家大义的事。苏瑶将收集起来的钱财整理好,交给了林羽,让他转交给负责边境事务的官员。

林羽看着苏瑶,心中满是赞赏,说道:“苏娘娘此举真是深明大义,这些钱财对于边境的重建定会有不小的帮助,相信那些边境的百姓和将士们也会感激娘娘的。”

苏瑶微微一笑,说道:“我虽身处后宫,但也知晓国家的安稳来之不易,这只是我力所能及的一点小事罢了,只愿国家能一直繁荣昌盛,百姓能安居乐业。”

然而,就在众人都为国家的战后建设忙碌之时,宫廷中却有一些阴暗的角落里,正有人在密谋着新的计划。一位名叫李大人的朝臣,一直对赵铭被封为护国大将军一事心怀嫉妒,他觉得自己的才能并不比赵铭差,凭什么赵铭能获得如此殊荣,而自己却还在这朝堂上不温不火。

于是,他暗中联络了一些同样对现状不满的朝臣,还有后宫中几位与苏瑶不和的妃嫔的家族势力,想要一起谋划如何打压赵铭和苏瑶,从而谋取更多的权力。他们聚在一处偏僻的府邸中,压低声音商议着。

李大人眉头紧皱,说道:“赵铭如今风头正盛,皇帝对他又是极为信任,我们要想扳倒他可不容易啊。”

一旁的王大人附和道:“是啊,而且那林羽也不是个好对付的主,他与赵铭关系密切,又深得皇帝的倚重,我们得想个周全的办法才行。”

后宫妃嫔的家族代表陈老爷则说道:“那苏瑶在后宫也甚是得宠,还拉拢了不少人心,若不先将她打压下去,我们在后宫那边也不好行事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最终,他们想出了一个阴险的计划。他们打算先从苏瑶入手,在后宫中散布谣言,说苏瑶捐赠钱财给边境重建并非真心,而是为了收买人心,图谋不轨。同时,让人在朝堂上弹劾赵铭,说他在边境之战中虽然取胜,但也耗费了大量的钱粮,有滥用职权之嫌,企图以此来引起皇帝的猜忌,让他们陷入困境。

而此时的赵铭、林羽和苏瑶,还浑然不知一场针对他们的阴谋正在悄然展开,他们依旧全身心地投入到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宁的努力之中,却不知宫廷斗争的风暴即将再次席卷而来,等待着他们的又将是一场艰难的考验。

日子一天天过去,那暗中的阴谋也在按部就班地实施着。后宫中开始渐渐传出了一些关于苏瑶的流言蜚语,起初只是小范围的传播,可慢慢地,流言越传越广,甚至传到了一些宫女太监的耳中。

苏瑶听闻这些谣言后,心中十分气愤,她知道这定然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抹黑自己,可她却一时找不到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她找到林羽,焦急地说道:“林大人,如今这后宫中不知被谁散布了这些谣言,说我别有用心,这可如何是好啊?”

林羽眉头紧锁,安慰道:“苏娘娘莫急,此事定是有人蓄意为之,我们先暗中调查,看看是谁在背后捣鬼,只要找到了幕后之人,就能还娘娘一个清白。”

而在朝堂上,也有几位朝臣联名上书,弹劾赵铭。皇帝看到弹劾的奏章后,心中虽不太相信赵铭会做出那样的事,但毕竟关乎朝廷大事,也不得不重视起来。他将奏章递给赵铭,问道:“赵爱卿,你看看这奏章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