诅咒3.0不能杀死其他人,而撒碧大概没有专机,所以摔死他是不可能的。但可以这样:目标所乘的飞机舱内突然在高空失压(用开舱门或别的什么办法),这时,在所有乘客都戴上的氧气面罩中,只有撒碧的面罩中没有氧气。
如果撒碧吃饭,噎死他!这个看似荒唐,其实十分简单。现代社会的超快节奏催生了超快餐食品,就是一粒小小的药丸,名称叫工作丸。工作丸密度很大,拿在手中沉甸甸的像一颗子弹头,服下去后会在胃中膨化,类似于以前的压缩饼干。关键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丸的膨化速度是可以控制的,诅咒3.0可以用与开药类似的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做手脚,生产出一粒超快速膨化的工作丸,再控制销售过程专卖给撒碧,他在进工作餐时,喝水把工作丸送下去,结果小丸在嗓子眼就膨化了。
……
但诅咒3.0从来没有找到目标,也没有杀死过任何人。早在诅咒1.0诞生时,撒碧受到了不小的骚扰,还有媒体记者因此采访过他,使他不得不改了名,甚至连姓也改了。姓撒的人本来就很少,加上这个名字不雅的谐音,在这个城市里面没有重名。同时,病毒中记录的撒碧的工作单位和住址仍在他十几年前所上的大学,使得定位他更不可能。诅咒曾经拥有了进入公安厅电脑追溯目标改名记录的功能,但没有成功。所以在以后的4年中,诅咒3.0仍然只是一件ai艺术品。
但诅咒通配者出现了,他们是大刘和大角。
通配符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源自导师时代(这时对操作系统的上古时代——dos操作系统时代的称呼),最常见的通配符有“*”和“?”两种,用于泛指字符串中的一切字符,其中“?”指代单一字串,“*”指代的字符数量不限,也最常用。比如:刘*,指姓刘的所有人;山西*,指以山西打头的所有字串,而如果只有一个*,则指代一切了。所以在导师时代,del *. *是一个邪恶的命令(del是删除命令,而dos系统下的文件全名分为文件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用.隔开。)在以后的操作系统演进中,通配符功能一直存在,只是系统进入图形界面后人们很少使用命令行操作,一般人就渐渐把它淡忘了,但在包括诅咒3.0在内的各种软件中,它是可用的。
这天是中秋节,但明月在太原城的璀璨灯火中像个脏兮兮的烧饼。大刘大角在五一广场的一个长椅子上坐下来,摆开他们下午从垃圾桶中翻出的5半瓶酒两半袋平遥牛肉几乎一整袋晋祠驴肉和三粒工作丸,准备庆祝一番。天刚黑的时候,大刘还从一个垃圾桶中翻出一台破笔记本电脑,他声称自己能把它修好,否则这一辈子计算机工作就算是白干了。他蹲在长椅旁紧张地鼓捣起来,同时和大角意犹未尽地回味着下午救助站的性援助。大刘热情地请大角把三粒工作丸都吃了,这样可为自己省下不少酒肉,但大角并不上当,一粒也没吃,只是喝酒吃肉。
电脑很快能用了,屏幕发出幽幽的蓝光,大角发现无线上网功能竟然也恢复了,就***过电脑,先上qq,他的号已经不能用了;再上九洲网站天空之城豆瓣水木清华大江东去……那些链接都早已消失,最后扔下电脑长叹一声:“唉——昔人已乘黄鹤去。”
大刘拿过半瓶酒喝起来,看了看屏幕:“此地连黄鹤楼也没留下。”
然后大刘便细细查看电脑中的东西,发现里面安装了大量的黑客工具和病毒样本,这可能是一个黑客的本本,也许是在逃避ai警察的追捕时匆忙扔到垃圾桶中的。他顺手打开了一个桌面上的文件,是一个已经反编译出来的c程序,他认出了,这正是诅咒3.0。他随意翻阅着代码,回忆着自己编写电子诗人的时光,酒劲上来时翻到了目标识别参数那部分。
大角在一边喋喋不休地回忆着当年峥嵘的科幻岁月,大刘很快也受了感染,推开本本一同回忆起来。想当年,自己那上帝视角的充满阳刚之气的毁灭史诗曾引起多少男人的共鸣啊,曾让他们中的多少人心中充满了军国主义和****的万丈激情!可现在,15本,仅仅卖出15本!tnn的!他又灌下去一大口,那还是一瓶老白汾,这酒的味道在这个年代已经面目全非,有点儿像威士忌了,但酒精度一点没减。他开始恨男读者,进而恨所有的男人,他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屏幕上诅咒3.0的目标参数,说:“显拽的圆润木妖怪……胡东奇(现在的男人没一个好东西)。”顺手把姓名由“撒碧”换成“*”、工作单位和住址也由“太原工业大学,xx系,xx专业,xx宿舍楼,xx寝室”换成了“*,*,*,*,*”,只有性别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