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穿清造反 > 完本感言(3000字)

完本感言(3000字)

《西游记》。

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除魔,最终得道修仙。

仙侠文。

貌似真和钱没什么关系~

可实际上,通篇讲的都是金钱的最高表现形式—— xx

吴承恩这人隐藏的太深了。建议直接枪毙。

……

胡扯了这么多,我倒是突然有了一个发现。

凡是能流传下来的好书本质都是高度类似的,故事精彩,意味深长,面向的读者跨度很大。

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感悟。

以水浒举例,

有人读了被好汉们的义气震撼,痛骂宋江不是好大哥。

有人读了对潘金莲爱慕不已。

有人读了领悟到当官才是唯一正道。

有人读了感慨大宋太乱,遭遇建康之耻是必然的。

有人读了后背发凉,发现这就是个死局。

但无论如何,故事是载体。

深邃道理要隐藏在宋江的银锭里、金莲的肚兜内、刀尖的鲜血上。主次不能乱。

……

客观评价,《大清话事人》能写到这种程度,已经是经过了许多的思虑设计。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

写网文就像是走迷宫,你得绕开那一个个碰壁雷区,弯弯绕绕从入口走到出口。

能走通就殊为不易。

有些更合理的剧情,我并不是不知道。

而是不可以写。

望理解。

……

我的读者老爷们太严厉了,太英俊了,太善良了,所以,必须狠狠总结一下本书的不足之处。

这本书,我走了一些弯路。

ps:以下仅从商业写作的角度讨论,彼之砒霜我之蜜糖,部分缺点对于部分读者老爷可能是优点。

一,在前中期切镜头频繁,多线程展现会造成阅读困扰。

二,没有聚焦主角视角。介于主角文和群像文之间,影响读者的代入感。

三,把剧情推演作为第一要素,看似是对的,实则是错的。宏大就容易乏味,上帝视角更是缺乏沉浸感。

四,战争剧情,费力不讨好。

五,整篇结构不够紧凑,节奏略显拖垮,小部分支线推远,显松散。

六,人物角色太多,不够聚焦,造成读者记忆困难。

七,基调偏灰,部分倾向观点会引起部分读者不适。

……

当然,如果有新读者先翻到这篇“完本感言”,我建议你自动忽略以上 7个缺点。

一本日更 4k的书坚持了小两年,从不断更,熬到完本,成绩还能大精品,想必是有点意思的。

没有缺点,全是优点。

大胆的读吧!

笑笑生从不骗人。

……

咖啡馆内~

当我在笔记本上写到这里时,突然一阵香风拂面。

我愕然抬头,却见一年少美妇端着咖啡坐到了我的对面,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见其衣着坦荡、嗅其香水淡雅、观其举止落落大方,整个人高挑又明艳。

我顿时产生了些许的好感。

“嗨~”

……

美妇瞅了一眼我那装载了 win13系统的老款苹果笔记本,微微俯身,问道:

“先生,你是作家?”

“嗯。”

“我和你算半个同行。”

“你也是靠笔吃饭的?”

……

美妇笑容不减,将她的手机反扣在我的手机之上,竟是严丝合缝。

然后,浅喝一口咖啡。

认真的说道:

“你是个好作家!”

我腼腆一笑,沉浸在这免费的夸奖中不能自拔。

从而忽略了她不经意的把烟灰磕在了我的咖啡杯里。

松散的烟灰和冰美式很快融为一体,就像是这人世间的许多肮脏,大多不被人察觉。

即使察觉了,也得无奈的喝下去。

一杯 27块,贵~

“可是我为什么不挣钱呢?是这个时代太浮躁了吗?”我自言自语。

美妇微微一笑:

“我俩有缘,又是同行,免费点拨你一下。”

“好耶。”

“我脾气暴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