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穿清造反 > 655 了却寰宇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655 了却寰宇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番马 p实在到位~

李郁忍不住哈哈大笑,顺手解下自己的玉佩放在桌上,然后起身离去。

一名便衣护卫拿起玉佩递给那五。

“我家老爷赏你的。”

“奴才不敢。”

“拿着吧。”

那五连忙起身,整肃衣冠,双膝跪地,接过玉佩,咚咚磕首,高呼:

“奴才,谢赏。”

“帝国万岁,陛下万岁万万岁。”

……

馄饨摊主懵了。

盯着远去的李郁一行人身影,低声问满脸通红的那五:

“你为什么喊万岁?”

“掌柜的,您没瞧出来?那是真龙天子!”

“啊?”

“掌柜的,你有福气啊。”

“啊?”

“陛下尝过的馄饨,你自个儿慢慢琢磨吧。”

那五背着手走了,宛如打了一针高的,脚下有力,一口气走了几十里回到苏州河北岸旗人聚居点,四处展示他的“御赐宝物”,讲述得见圣颜的幸运一刻。

松江府衙来人确认御赐宝物乃是真品后,那五爷一家子顺利地搬进了松江新城。

没过半年……

他又成了帝国宣传署的一员,负责各地巡讲陛下国策。

每场巡讲,效果斐然。

老艺术家的人品姑且不谈,表演艺术确实是高的。

……

“下海”,日渐流行。

帝国各省风气为之刷新。

去南洋、去北美、去南亚、去澳洲、去尼罗河畔、去第聂伯平原、乃至去巴黎、去维也纳~

去做农场主,去做探险家,去做海商,去做水手,去做武装护卫,去当汉语师傅,去做风水先生,去娶老婆~

没错。

茶叶战争和反法战争导致了欧陆一代青年断层。

前者葬送了 500多万青年。

后者断断续续,至今还在零星的打,前后造成了 200多万青年丧命,法兰克北部成熟区域全被打烂。

……

吴军虽然撤走了,可欧陆的战争没完,法兰克依旧是各国的眼中钉肉中刺,被排挤被孤立。

只不过,反法联盟彻底解体了。

撒克逊王国因为背刺有功,又在这场战争中保存了大部分实力,俨然欧陆第一,世界第二,混的很不错。

撒克逊依托强大的皇家海军抢占各国商业航线、以及北海渔场,国内工业革命蒸蒸日上。

伦敦工人的生活依旧悲惨,但怨言却少了,至少他们活着。

反观欧陆各国,男少女多,比例极度倒挂,女子婚嫁困难。

柏林、维也纳、华沙、巴黎皆不复往日繁华。

每当有不缺胳膊少腿的年轻男子走过,都会引起妇人们极大的关注。

矜持的年轻女子还未反应过来,胆大的已经下手了,过程概括就是:当天搭讪当天回家当天就煮饭。

……

数百名报业人员从吴国回来了。

他们一个个俨然东方文化的代言人,每日白天坐着四轮马车走访朋友,晚上在煤油灯下撰写稿子。

前程不可估量。

影响不可忽视。

他们纷纷加入了吴国在维也纳组建的“世界道法伦理协会”,简称“道理协会”,该协会经费由吴皇室资产管理集团拨款。

皇太子李元贞担任荣誉会长。

流行连环画《茶花女》的作者拿下了最高文明奖,一时间风头无二。

……

李郁马不停蹄,一口气编织了好几张大网~

第一张是人:

使馆——本国商人——亚细亚移民,三位一体。

第二张是商业:

茶叶出口——文化输出——品牌培养,互为填补。

第三张是武力:

海外驻军——人脉情报网——佣兵,互相合作。

……

这场持续数年一度将十几个王国卷入的茶叶战争收尾很成功。

欧陆民间没有将全部仇恨都投到吴国头上,仇恨被分摊了,撒克逊分了好大一块,各国封建君主也分了不少。

欧陆民间没有出现自发的抵制茶叶的浪潮。

李郁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目标达成!

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师出有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